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祗候班

祗候班

官名统称。宋朝八内内侍省、内侍省置。隶入内内侍省者,包括北班内品、后苑散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后苑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入内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小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、祗候殿头十二阶。隶内侍省者,包括后苑散内品、散内品、北班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后苑内品(与把门内品同为一阶)、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十阶。多系责降或责降人保引者。


宦官官阶系列之一。宋代宦官叙迁之制,分为祗候班与内侍班。入内内侍省祗候班由北班内品、后苑散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后苑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入内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小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至祗候殿头;内侍省祗候班由后苑散内品、散内品、北班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把门内品(或后苑内品)、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至祗候高品。《宋史·职官志九》“入内内侍省祗候班”条注:“虽有转官法,近年无迁转之人,惟叙官者一级当一官,内侍省同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枢密院副承旨

    官名。五代始置枢密副承旨,以诸卫将军充任。宋朝沿置,分领枢密院承旨司诸房公事。哲宗元祐(1086—1093)中定为正八品。南宋升为正七品。辽朝北、南枢密院皆设,位在都承旨下。

  • 都宰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鲁国置。掌都邑行政的长官。《史记·孙子世家》:“其后定公以孙子为中都宰。”

  • 属大夫

    官名。又称“五属大夫”。春秋时齐国置,统摄五属军政的长官。《管子·山至数》: “君下令谓郡、县、属大夫、里邑皆籍粟入若干。《小匡》: “三乡为属,属有帅。五属一大夫。武政听属。”官名。春秋时齐国设置,

  • 中军都督

    官名。统兵武官。三国吴以全尚任卫将军督中军。十六国前秦、北魏皆置。北魏曾置 “中军大都督”、“中军副都督”、“中军四面大都督”等。明立五军都督府,其中军都督府置都督,即此官,正一品。参见“都督”。

  • 襄办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官署或办事机构职官。一般为总办副职,意即协助办理。其品秩视机构而异。

  • 国史院检阅官

    官名。金国史院置,从九品,掌修国史,地位在编修官之下。

  • 尚书仓部郎

    参见“仓部郎”。

  • 内直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子门下坊内直局次官,置二员,从六品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内直丞,隶太子左春坊。

  • 同判都水监事

    官名。宋仁宗嘉祐三年(1058)置,员一人,以朝官以上充任,为都水监副长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官名。宋初置,为都水监的副主官。见“都水监”。

  • 太阿

    官名。辅佐国君的官,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以王舜为太傅左辅,以甄丰为太阿右拂。”注:“拂,读曰弼。”阿是倚赖的意思;太阿,意思是倚赖之人。商朝伊尹号阿衡,曾辅佐太甲得治,因称太阿。故晋朝潘安仁(岳)《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