翊卫使
北洋政府总统府翊卫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翊卫处”。
北洋政府总统府翊卫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翊卫处”。
官署名。亦称转运使司。宋朝诸道(路)皆置,均调一道(路)租税以供国家支用,以转运使、副使主其事,兼分巡所部,监察官吏能否,其属有转运判官。辽朝置山西路都转运使司及奉圣州、蔚州、应州、朔州、保州转运使司
官名。三国魏置于京城各门,属城门校尉。八品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城门校尉,八品,京城各门都有,掌守城门。南齐时宫门也置门郎,掌守卫宫门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敬则从入宫,至承明门,门郎疑非苍梧还。”
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既是领兵将官,又兼掌典章故事、侍从顾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夏侯曹传》:“夏侯尚……太祖定冀州,尚为军司马,将骑从征伐,后为五官将文学。”注:“尚自少侍从……入为腹心,出当爪牙。智
选举制度。明朝科举制度,凡儒士可不经府、州、县学,直接参加乡试。
吏部尚书之别称。以其掌铨选,故名。
在宫中执役的女子。因本人犯罪或因他人犯罪而受牵连被没入宫中执役的女子。《周礼·天官·寺人》:“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。”注:“女宫,刑女之在宫中者。”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》:“寺人掌女宫之戒。”注:
官名。简称“钤辖”。北宋前期,选朝官及诸司使以上官充任,官高资深者为都钤辖,官卑资浅者为钤辖。领一州、一路或数路兵马之事。多以知州兼本州钤辖、安抚使兼本路钤辖。若知州兼钤辖,其正任钤辖即改称兵马副钤辖
辽朝官署名。南面京官。置内省使、副使等职,掌上京内宫事务。
参见“殿中冗从虎贲”。
宋朝士大夫上宰相、执政议论政事的札子,称白札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