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林图画院
官署名。北宋太宗雍熙元年(984)置,隶翰林院,掌绘画及塑造。设勾当官二人,以内侍充任。其属有待诏、艺学、祗候、学生等。神宗熙宁六年(1073),改隶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。哲宗绍圣二年(1095),改称图画局。
官署名。宋雍熙元年(公元984年)置,亦称翰林图画局,先属内侍省的翰林院,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改属都大提举诸司库务,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改院为局。掌绘画及塑造,设勾当二人,以内侍充任;又有待诏三人,艺学六人。祗候四人,学生等四十人。
官署名。北宋太宗雍熙元年(984)置,隶翰林院,掌绘画及塑造。设勾当官二人,以内侍充任。其属有待诏、艺学、祗候、学生等。神宗熙宁六年(1073),改隶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。哲宗绍圣二年(1095),改称图画局。
官署名。宋雍熙元年(公元984年)置,亦称翰林图画局,先属内侍省的翰林院,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改属都大提举诸司库务,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改院为局。掌绘画及塑造,设勾当二人,以内侍充任;又有待诏三人,艺学六人。祗候四人,学生等四十人。
宋朝对二品以上官及带中书、枢密院、宣徽使等官职任知府者之称呼。参见“知府”。
官名。即“殿中太医”。《晋书·王览传》:“遣殿中医疗疾给药。”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周书·陆通传》:“文帝(宇文泰)时在夏州,引(陆通)为帐内督。”统领亲兵,侍卫主帅。
官名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)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政府克北京,改原明十三道御史而置。职掌因明旧制。
即“东征都统所”。
官名。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置太医监,掌医疗之事,设监丞一职,正六品,佐少监掌监事。吴元年(1367)改监为院,遂罢。
官名。元置,属侍正府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稻仓中士,正二命;稻仓下士,正一命。掌稻的收藏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
禁军官名。后周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周广顺二年(公元952年)十二月改东西小校为东西班承旨,以分绕东西两班直。
①官署名。(1)西魏、北周秋官府简称。(2)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(705)刑部改名。后代即沿用以称刑部或其首长。(3) 太平天国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以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