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联合勤务总司令部

联合勤务总司令部

联合勤务指挥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国防部所属四大军种司令部之一。取代了原军政部的大部分业务,兵站总监(后方勤务部)的所有任务。惟宪兵司令部名义上归其统属,实际上由参谋总长直接统属。设总司令一人,为上将或中将级;副司令二人,为中将级;参谋长一人,为中将或少将级;副参谋长二人,为少将级;下设各室、署、处。总司令办公室,处理总司令、副总司令、参谋长一切事务性和文书事宜。设主任一人,为少将或上校级;参谋、副官及秘书等若干人。各署分掌下列各项业务:运输署,掌理一切运输机构、部队的筹建、管理,研究运输工具、燃料和发展,协调运输行动,指导民用运输; 通信署, 掌理全军通信机构的筹建、编组,器财筹划供应,直属通信部队的管理等;经理署,掌理全军粮秣、被服、装具、军马的筹划供给以及军需工业和官兵福利等业务;财务署,掌理全军的财务筹划、分配、研究、监督等业务;兵工署,掌理各种武器、车辆的生产、分配、研究发展,兵工厂的筹建编组,化学部队的建设、训练、管理、国外兵器采购等业务;工程署,掌理工程材料的筹划,工兵部队的建立、管理、训练和装备,军事建筑、永久工事的筹建、管理, 军队不动产的管理; 军医署,掌理全军有关医药方面的筹划、管理、医务学校的建立、训练、管理分配,直属医院、仓库、药厂的筹建、管理,对机关、部队医药单位的指导、监督等。各署设署长一人,为中将或少将级;副署长一人,少将级。署下设司,司下设科,各科人数不等。司长为少将级,副司长为少将或上校级,科长为上校级,科员由中尉至上尉或同等官。各处的分工如下:第一处,掌理机关、部队所有军官佐属人事;第二处,掌理有关联勤的情报业务;第三处,掌理联勤规划、编制、监督和研究;第四处,掌理补给筹划、实施、保管和国际物资的利用;新闻处,掌理政治工作;监察处,掌理对本部机关、部队的调查、考核、监察;军法处,掌理有关军法的检查、审判等业务;总务处,掌理总部交际、经理、事务等;抚恤处,掌理全军有关抚恤和福利等业务;特种勤务处,掌理军队的合作业务的筹划管理等业务;副官处,掌理本部人事、档案、文电收发等业务。各处设处长一人,为中将级;副处长一人,为少将或上校级;各处设二科至五科不等,科长为上校级;参谋或科员一般为中尉至中校或同等文官佐属。此外,联勤总部还设有高参室,设中、少将高参若干人,办理临时性任务,不在编制之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第六品中,二十三年改第七品上。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权置,五品。崇祯十六年 (1643) 于襄阳定制,中营制将军下设正、副、左、右四人,左营制将军下设一人,

  • 捕兽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。正二命。下设捕兽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鬯人

    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祭祀时供应鬯酒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鬯人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一人,徒八人”,掌共秬鬯而饰之”,“凡王之齐事,共其秬鬯。凡王吊临,共介鬯”。贾公彦疏: “饰者,设巾也。”官名。《

  • 左辅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乞伏述延置。为统兵武职。《晋书· 乞伏国仁载纪》: “(述延以)斯行乌埿为左辅将军,镇蔡园川。”

  • 北院梯里己

    即“北院司徒”。

  • 盛京兵部左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兵部所属二司之一。康熙三十年 (1691) 设。掌邮传驿递事务,负责管理盛京二十九驿站。凡驿员传递文书经过者负责验看邮符,并供应其所需役夫马匹。设有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主事一人,笔帖

  • 归汉都尉

    官名。西域车师前国等置,员一人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车师前国置。都尉与校尉为同级军官,位在将军下,掌领兵镇守或宿卫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车师前国》:“辅国侯、左右将、都尉、归汉都尉、车师君

  • 掖廷

    1、官署名,也写作掖庭。秦和汉初称永巷,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掖廷,属少府,其长官称令,另有副长官丞八人,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,管理宫中诏狱等,由宦者担任。属官有掖廷户卫、掖廷狱丞、少内啬夫、暴室丞等。东

  • 批回

    文书名。亦称回批。清朝的一种回执。凡有解银到京,接收衙门验收后,在限期内给予押解委员批回,以表示解到无误; 过期不给,照例参处。今存军机处档案中,尚有回批簿,即给发回批之底簿。

  • 宪部郎

    官名。即隋朝尚书省刑部头司长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刑部司侍郎置,以区别于刑部次官侍郎之名。官名。隋初刑部司的主官为刑部侍郎,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又改刑部郎为宪部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