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行人

行人

官名。《周礼·秋官》属官有大行人、小行人,掌迎送接待宾客之礼。春秋战国各国多设行人,掌朝觐聘问,常任使者。秦、西汉初有行人令,为大行令(典客)属官,掌接待少数民族宾客。西汉诸侯国亦置行人,东汉省。十六国、南北朝常置,以任出使聘问。明朝洪武十三年(1380)置为行人司长官,正九品,下设左、右行人,从九品,旋改行人为司正,左、右行人为左、右司副,下设行人三百四十五员,多以孝廉充任,掌捧节奉使之事,凡颁行诏赦、册封宗室、抚谕诸蕃、征聘贤才、赏赐、慰问、赈济、军旅、祭祀、传旨法司、遣戍囚徒等皆差之。明初在京各衙门不外差,有事则遣行人。二十七年定制,以孝廉奉使率不称旨,改任进士,员三十七人,正八品。非奉旨,诸司不得擅差,其职始重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罢行人司,以其官隶鸿胪寺,成祖复旧。


官名,《周礼·秋官》所属有大行人、小行人,掌迎送宾客及朝觐聘问。汉朝大鸿胪属官有行人,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行令,秩六百石,主诸郎,掌斋祠、宾赞礼仪;有丞一人,治礼郎四十七人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典客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大鸿胪》。其后,明朝置,属行人司,掌传旨册封等事。见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英宗至治三年(1323)由缮珍司改立,秩正三品。领以达鲁花赤一员、总管二员,下设同知、副总管。辖上都诸色民匠提举司、大都等路诸色人匠提举司等大小机构三十余所。官署名。元中统五年(公元1264

  •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龟卜。《尚书·周书 ·洪范》:“龟从,筮从,卿士从,庶民从,是之谓大同。”

  • 关题

    科举考试出题的方法之一。考官拟经义题时,从六经中摘取上下不相连贯而大旨相近的几节经文合为一题,称为“关题”。考官对此种出题法常有不同意见,宋淳熙十六年(公元1189年)后时用时停,嘉定十五年(公元12

  • 铁道部工务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铁道部。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 二月二十八日修正公布的《铁道部组织法》规定,其职掌为:一、铁道工务的监督管理及扩充改良;二、铁道路线的测定及其工程设计;三、铁道建筑

  • 讲经

    分见“右讲经”、“左讲经”。

  • 尉队大夫

    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为六尉郡大夫和六队郡大夫的合称,其职如郡太守。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;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河南、颍川、南阳为六队郡,各置大夫一人,共十二人,职如太守。六尉为:京尉、师尉、翊尉、光尉、扶

  • 门下书佐

    官名。汉朝置,为郡县属吏,即阁下所属书佐,掌文书缮写。三国沿之。晋朝特进、光禄大夫、卿、司隶校尉、太子二傅、县等皆置,员一人。南朝宋亦置。官名,汉置,又称閤下书佐、门下佐,位在门下掾史下,在小史上,掌

  •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五代与宋设置,属贤良忠直类,本为汉代察举科目之一。唐于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诏举, 姜公辅等四人及第;贞元元年(公元785年)诏举,韦执谊等十四人及第; 贞元四年(公元788年)诏举

  • 候人

    官名。①西周置,春秋战国沿置。又称候。掌迎送宾客之事。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: “彼候人兮,何戈与祋。”毛传: “候人,道路送迎宾客者。”南凉亦置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“州人王钟、宋钟、王娥等密为

  • 陈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 (422)进攻南朝宋时置,张蒲自南中郎将、南蛮校尉加此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改定官制后未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