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谥法

谥法

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予谥号的规则,始于周朝,相传有周公谥法、春秋谥法等。秦朝废,汉朝复用,历代因袭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: “太古有号毋谥,中古有号,死而以行为谥。如此,则子议父,臣议君也。甚无谓。朕弗取焉。自今已来除谥法”。《容斋续笔·谥法》: “自 (周) 文王武王以来始有谥。周之政尚文,斯可验矣。如尧、舜、禹、汤,皆名,皇甫谧之徒附会为说;至于桀、纣,亦表以四字,皆非也。周王谥以一字,至威烈、贞定益以两。而卫武公曰‘懿圣武公’,见于《楚语》;孔文子曰‘贞惠文子’,见于《檀弓》; 各三字。意当时尚多有之。唐诸帝谥经三次加册,由高祖至明皇,皆七字,其后多少不齐。代宗以四字,肃、顺、宪以九字,余以五字,唯宣宗独十八字,曰 ‘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道大考。国朝祖宗谥十六字,唯神宗二十字,曰礼元显道法古,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考。盖祭京所定也。”


天子将相死后,根据其生前事迹,评定一个称号,叫“谥法”。帝王之谥,有礼官议上;臣下之谥,由朝廷赐予。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维周公旦、太公望开嗣王业,建功于牧之野,终将葬,乃制谥,遂叙谥法。谥者,行之迹也;号者,功之表也;车服者,位子章也。是以大行受大名,细行受细名,行出于己,名生于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学司计

    见“武学直学”。

  • 掌记

    官名。唐始制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掌之一,属尚功局,员二人,正八品。为司记、典记之佐,协掌宫内诸司簿书,出入录目,番署加印,然后授行之事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女官

  • 邮政总局总办

    官名。清末邮政总局副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设。一人,请简,以二品卿衔洋员充。掌司本局事务。

  • 佑神观使

    宫观官名。北宋徽宗大观元年 (1107)置,以前宰相充任。其后,执政解职亦除此官。

  • 内朝

    ①周朝时天子、诸侯有三朝,外朝一,内朝二。设于路门以外的内朝亦称治朝、正朝,是正式处理政务的场所,设于路门以内的亦称燕朝,是休息及与宗人商议私事的地方。一说设于路门之外的为中朝,路门之内的为内朝。见《

  • 天皇

    传说中的上帝。古时所谓三皇中第一位就是天皇,其次是地皇、人皇。统治天者称天皇,统治地者称地皇,统治人者称人皇,也称泰皇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古有天皇,有地皇,有泰皇。”皇帝的称谓。《新唐书·高宗本

  • 丁外艰

    参见“丁忧”。

  • 钧盾南园丞

    官名。东汉钩盾令的佐官有南园丞,掌管南园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:“南园在洛水南。”

  • 牸牛局

    官署名。 北齐置, 设都尉。 管理母牛之牧养。隶太仆寺驼牛署。

  • 金部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前期置,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。《魏书·毛修之传》:毛法仁“高宗初,为金部尚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