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元帅府

都元帅府
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军官置,以大将总帅府军马事。设兵马都元帅、副元帅、同知元帅等。金朝战时临时设置,掌统军,事讫即罢。太宗天会二年(1124)时宋用兵时置,掌金、宋边境军事。次年,更西南、西北两都统府为元帅府。设都元帅,左、右副元帅,元帅左、右监军,左、右都监,下署经历、都事、知事、检法等官。章宗泰和八年(1208),并入枢密院。元初诸将多沿金制以都元帅系衔,于军前置都元帅府,无定制。在边地以宣慰司兼都元帅府,掌军旅之事,从二品。又曾专设北庭、曲先塔林、蒙古军、征东等都元帅府,以都元帅、副都元帅领之。


官署名。辽代设此官署,掌管兵马事务;其长官为兵马都元帅、副元帅、同知元帅府事;都元帅由大将担任。金为侵宋置都元帅府,设都元帅、左右副元帅等官;都元帅多由亲王担任,掌管征讨之事,兵罢则省;泰和八年复改称枢密院。元代在边境地区设都元帅府,其长官为都元帅、副元帅;为军事控制区的地区长官。见《辽史·百官一·都元帅府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一·都元帅府》、《元史·百官八》。参看“元帅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守长

    官名合称,即郡守与县长(令)。汉制,县满万户的,其长官称令,不满万户者称长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县》。《后汉书·循吏列传序》:“然建武、永平之间,吏事刻深,亟以谣言单辞,转易守长。”

  • 奉天翊运推诚

    功臣封号。明朝置。凡以功封公、侯、伯爵者,皆可得封。给铁券,岁禄以功为差,荫其子孙。唯从太祖、成祖起兵有功者,另有封号,不属此。

  • 承御中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承御大夫属官,亦称承御二命士。随承御大夫侍卫皇帝左右。正二命。见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四六八《赵朗墓志》。

  • 茶盐道

    官员。清朝道员之一。设于四川,掌茶、盐生产及销售事。详“盐法道”。

  • 提辖甲兵

    官名。宋置,简称“提辖”,见“提辖”条。

  • 左队大夫

    官名,王莽以颍川郡为左队。郡守为大夫。《后汉书·鲍永传》:“左队大夫逯并素好士。”参看“六队”条。

  • 大火氏

    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炎帝”。

  • 畿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每方置一人,掌本方行政事务,下设小畿伯下大夫、小畿伯上士、小畿伯中士以佐其职,领畿大夫下大夫等官属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司法储材馆

    司法部直属机构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十月二十六日公布《司法储材馆章程》,设立司法储材馆,专事培养司法人才。设馆长一人,由司法总长聘任;其下有学长一人,秘书二人。馆内分设教务、总务、稽

  • 谏议

    官名。① 渤海国官,隶宣诏省,居左常侍下。② 高昌国官,门下散职。③ “谏议大夫”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