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里长

里长

官名。战国置,为一里之长,掌里之政令。北魏亦置,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。孝文帝太和十年(486)初立党、里、邻三长,定民户籍,五家立一邻长,五邻立一里长,五里立一党长。负责核实户籍,征发徭役。里长最初可复二夫兵役,后免一夫役调。北齐改以五十家为闾里,设长一人。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)定制: 百家为里,设里长一人。唐不置。明朝规定每县民户相邻一百十户为一里,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,里分十甲曰里甲。里长、甲长轮充,十年一轮。里长负责一里一岁中诸色杂目应役,依上、中、下户分为三等编第均之,故里长亦为当时徭役一种。清朝大体沿袭明制。


乡官名。里的长官称里长,即里正。《墨子·尚同上》:“是故,里长者,里之仁人也,里长发政里之百姓。”明设里长,《大明律·附例四》:“凡各处人民,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、甲首一十名,轮年应役,催办钱粮,勾摄公事。”参看“里正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边诸乣都监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东部诸乣军监治官。始置于圣宗统和十四年 (996)。

  • 制敕库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门下省、中书省、尚书省皆置,掌编检敕、令、格、式,主管架阁文书。宋代三省吏员办事诸房之一。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均置,主编检敕、令、格、式、简纳架阁文书

  • 渠魁

    即渠帅,首领,多用于地方少数民族头领或敌军主将。也称渠帅、渠率、渠长。《尚书·胤征》:“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”疏:“渠为大,魁为帅。史传因此谓贼之首领为渠帅。”

  • 十四家博士

    博士为学官,掌讲授经学。东汉置博士十四家,开办太学。《后汉书·邓张徐张胡列传·徐防传》:“汉承乱秦,经典废绝,本文略存,或无章句。收拾缺遗,建立明经,博征儒术,开置太学。孔圣既远,微旨将绝,故立博士十

  • 领军府

    官署名。即领军将军(中领军)的官府。东汉末、三国魏即置领军将军,统禁军,护卫皇帝宫禁。虽置僚属,但未正式建府。晋、南朝、北魏沿之。北齐时正式置府、以领军将军或中领军一员为长官,掌禁卫宫掖,主朱华阁外的

  • 官制

    设官的制度。《管子·乘马》: “五聚命之曰某乡,四乡命之曰方,官制也。”

  • 军士长

    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少尉。副职称副军事长,军阶为准尉。轮机军士长同。

  • 算历科管勾

    官名。金司天台内部机构有算历科,司其事者员额八人。元司天监沿置,设管勾二人。

  • 柴草部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柴草部”。

  • 食官局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,为东宫诸局之一。长官为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