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西戎校尉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也省称西戎校尉,掌雍州等少数民族事务,领兵征伐。晋和南北朝多沿置,常兼任雍州和梁州刺史。
犹言在东观(上班)搞著作。东观是东汉朝庭藏书的地方,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。皇帝常派朝官到东观上班编写本朝国史,称为“著作东观”。“著作东观”不是官名,而是说明其在东观上班;工作是编修国史。
即“大东丹国中台省左大相”。
官名。明朝王府仪卫司副长官。详见“仪卫司”。
官名。唐德宗兴元元年(784)置,一人,从二品,以授节帅罢任者,无职事。
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置于陕西察罕脑儿,掌该处粮盐生产、税课、运销之政。设提举一人,从五品,同提举一人,从六品,副提举无定员,从七品,及各食课司、各盐仓大使、副使等职。
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,地位次于营造司。见“工务部”。
官名。东汉末刘备置,为州牧属官。《三国志·周群传》:“先主定蜀,署(周群)儒林校尉”。官名,东汉末年刘备置,掌谋议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周群传》:“先主定蜀,署儒林校尉。”
杂任职名。唐于史馆置熟纸匠六人,掌造修书纸张之事。
即“中散大夫”,隋朝讳忠字,故时人修墓志时改中散大夫为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