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工业学堂
学校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三月,两江总督周馥奏准将上海广方言馆与江南制造局附设工艺学堂合并,改为工业学堂。内分专门与普通两科。专门科分机器、化学两班,系高等学校程度;机器班长于绘图,化学班长于造药炼钢,均须到工厂实习。普通科为中学程度。同年十月,陆军部将专门科改名为兵工专门学堂,将普通科改名为兵工中学堂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三月,两江总督周馥奏准将上海广方言馆与江南制造局附设工艺学堂合并,改为工业学堂。内分专门与普通两科。专门科分机器、化学两班,系高等学校程度;机器班长于绘图,化学班长于造药炼钢,均须到工厂实习。普通科为中学程度。同年十月,陆军部将专门科改名为兵工专门学堂,将普通科改名为兵工中学堂。
在今河南中牟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渠水经圃田泽后,“右合五池沟,谓之五池口。魏嘉平三年(251),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,自彼而还,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。”
见“玉门县①”。
清制,道员为捐官条例中所规定的最高一级,但道员实缺有限,捐纳道员一般无缺可补,仅能得到差委。此种道员称为候补道。
官名。(1)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),真宗封禅泰山后特置,位在宣政使之上,为内侍高级阶官。朝参位在东班前,称为班官。元丰改制,定为正六品。政和二年(1112)重定内侍阶官名,改中亮大夫。(2)金代
官署名。清末大理院分设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,颁《法院编制法》,规定距离较远或交通不便之省份高审厅内设大理分院。次年,大理院奏请于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广东四省设置,辖地如总督。未及成立,清亡。
清代布政使之别称。
北周置。治今陕西佳县西北,为开光郡治。隋属雕阴郡。唐属银州,西夏时废。
明永乐十二年(1414)置。治蛮干(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九保街)。正统八年(1443)升为宣抚司。
官名。(1)明代加都御史衔的外职。如万历五年(1577)改原总督河道为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,一人。崇祯八年(1635)设总理南直隶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广、四川军务,一人。皆因事而特设,或随设随罢,职权甚大,
343—388东晋梁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字幼度,小字遇。谢安侄。少颖悟,有经国才略,为安器重。大司马桓温辟为掾,时前秦强盛,求良将镇御北方,安不避嫌举亲,荐之为建武将军、兖州刺史,领广陵相、监江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