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上谕八旗

上谕八旗

书名。清雍正元年(1723)至十三年间世宗有关八旗事务的谕旨汇辑,按年月日编纂。雍正九年,果亲王允礼等将五年以前所颁谕旨初辑成帙,后又两次续辑,刊于乾隆初。一函十册,收录五百三十余件,计二十余万言。凡属旗政者过半,财务者八十余。尤以职爵承袭和追赔库帑的谕文为大宗;其他如筹生计、抑王权、戒朋党、黜陟奖惩、设官学、开译科、操练八旗兵丁和敦本砺俗诸方面,亦复不少。为研究雍正一朝史事,特别是八旗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朴学

    亦称汉学。原为汉儒经学之称。语见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(兒)宽有俊才,初见武帝,语经学。上曰:吾始以《尚书》为朴学,弗好。及闻宽说可观,逎从宽问一篇。”后人因推崇汉儒的朴实学风,反对宋儒空谈义理,故名。

  • 知监

    见“监使”。

  • 葅醯匠

    吏职名。唐光禄寺掌醢署置八人,掌酱醋醯醢之事。

  • 文学守助掾

    汉代地方官府中职掌文化教育的属吏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刘昭注,东汉河南尹属员吏九百二十七人,其中文学守助掾六十人。

  • 刘良

    ?—41西汉南阳蔡阳(今湖北枣阳西南)人,字次伯。光武帝刘秀叔父。平帝时举孝廉。为萧令,抚育刘秀兄弟。新莽末年,被迫随刘秀起事。更始帝即位,任国三老,从入关。刘秀称帝后,亡奔洛阳。建武二年(26),封

  • 利篷

    器名。又称席篷。用竹叶、篾片、棕榈枝叶及芦苇等天然植物编织而成的帆。晋木华《海赋》中,有“于是候劲风,揭百尺,维长绡,挂帆席”之句,帆席即为用席做的帆。又宋陆游《剑南诗稿·舟中作》有“蘧蒢作帆三板船”

  • 杵臼

    又称舂。一种谷物加工工具。由杵和臼组成。放谷物入臼,用杵舂捣,以脱去谷皮。亦用以舂捣药物等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臼杵之利,万民以济。”石器时代即已出现。龙山文化时期,已非常普及。商周

  • 属国都尉

    官名。管理属国事务之行政长官。西汉武帝元狩三年(前120)置五属国于西北边郡,安置内附匈奴族,沿其旧俗,置匈奴官号,设都尉主之,掌民政军事,兼负戍卫边塞之责,秩比二千石。属官有丞、候、千人等。初隶典属

  • 毛叔郑

    又称叔郑。西周初大臣。名郑。周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。随武王伐商,食采邑于毛(今陕西岐山、扶风间),在王朝任职。

  • 清口之战

    唐末朱温与杨行密之间的战争。乾宁四年(897),朱温大举攻淮南,遣庞师古屯军清口(今江苏淮阴西南),进逼扬州;葛从周屯军安丰(今安徽寿县西南),进逼寿州(今寿县);朱温自屯军宿州(今属安徽)以策应。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