乏徭
罪名。指应征服役而中途逃亡的违法行为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规定,如应征服役者“已阅及敦(屯)车食若行到繇(徭)所,乃亡,皆为‘乏徭’”。
罪名。指应征服役而中途逃亡的违法行为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规定,如应征服役者“已阅及敦(屯)车食若行到繇(徭)所,乃亡,皆为‘乏徭’”。
官名。(1)即“尚书右丞”。(2)即“中书右丞”。(3)辽南面官尚书省有左、右丞,其制不详。金尚书省有左、右丞各一员,正二品,与参知政事合称为执政官,佐宰相治省事。元中书省与尚书省皆置右、左丞,正二品
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。近南浔铁路九江车站。唐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,送客于此,夜闻琵琶声,作《琵琶行》,后人因以名亭。今仅存遗址。
罪名。指以怪诞不经之说诋毁他人的行为。非议皇帝或危害封建统治的言论,即“妖言”罪的主要内容。秦汉时有妖言令,高后元年(前187)、文帝前元年(前179)曾一再下诏废止,但终汉之世未能尽除,并为其后历朝
书名。北魏郦道元著。四十卷。其文二十倍于《水经》,内容丰富,体例严谨,所记河流,除《水经》记载的干流一百三十七条外,又引及支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。详细地记载了河流所经地区的山陵、原隰、城邑、关津的地理情
①朝廷使臣。两晋南朝称宫廷禁省为台,故名。《晋书·段匹䃅传》:“(邵)洎复欲执台使王英送于季龙,匹䃅正色责之曰:‘卿不能遵兄之志,逼吾不得归朝,亦以甚矣,复欲执天子使者。”
书名。清尹恭保撰。十四卷。尹氏以举人为内阁中书,外放同知,升任知府。因对时政不满,好发议论,故是书中多有批评十九世纪末叶时务之语。有光绪年间刊本。
官署名。渤海十卫之一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
官名。(1)东汉太官令佐贰官,掌供宫廷饮食。(2)即“尚书左丞”。(3)即“中书左丞”。(4)见“右丞(3)”。(5)清末新设各部之职官。外务部承政厅及民政部、巡警部、度支部、学部、陆军部、法部、农工
西汉建昭二年(前37)以广川郡置,阳朔二年(前23)国除为郡,建平二年(前5)复置为国。治信都县(今冀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市,枣强、南宫、武邑等市、县大部,故城县北部,景县南部及深州东南部地区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永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零陵县(今永州市),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州、祁阳、东安、祁东等市、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永州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