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五兵

五兵

五种兵器。解释不一:(1)《周礼·夏官·司兵》:“司兵掌五兵五盾。”郑玄注引郑司农云:“五兵者,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”又:“军事,建车之五兵,会同,亦如之。”郑玄注:“车之五兵郑司农所云者是也,步卒之五兵,则无夷矛而有弓矢。”(2)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反而定三革,偃五兵。”杨倞注引范宁云:“五兵:矛、戟、钺、楯、弓矢。”(3)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:“臣闻古者作五兵。”颜师古注:“五兵谓矛、戟、弓、剑、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束水攻沙

    古代治理黄河的一种理论。主张以堤防工程约束黄河水流使其加速流动以带走泥沙。明万恭《治水筌蹄》提出:“河急性,借其性而役其力,则可浅可深。”“如欲深北,则南其堤,而北自深。如欲深南,则北其堤,而南自深。

  • 钦定学堂章程

    又称壬寅学制。清末第一个系统的学制文件,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,壬寅年)钦定颁行。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并考选入学章程、高等学堂、中学堂、小学堂及蒙学堂章程各一份。分学校为七级:蒙

  • 会福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代属太禧宗禋院,掌大护国仁王寺财产。世祖至元十一年(1274)建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,置财用规运所。十六年改为总管府。武宗至大中,升会福院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改会福总管府,秩正三品。

  • 集雅馆

    南朝梁学府之一。天监五年(506)置集雅馆,以招远学。集雅之名,取《诗经》大雅、小雅之义。集雅馆为教诗之所。

  • 金字牌

    宋神宗时置金字牌,专以递发御前急件。牌长尺余,朱漆,金字书:“御前文字,不得入铺。”以马接力传送,日行五百余里。北宋末,因金军拦截,一度改为黄漆朱红字牌。南宋时,复用朱漆金字牌。孝宗时,自杭州至成都,

  • 镇江府官立中学堂

    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由绅士吴士錡等发起开办,以镇江府知府为承办监督,主持校务者为帮办监督。培养的学生向未分科,从三十二年起毕业近六十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改从文科,招收学生一百多名,分

  • 游美学务处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由外务部、学部奏准在北京设立。设总办一人,会办二人,庶务长一人,中英文文案各二人。主管考选学生、建设学堂,选任游美学生监督及内外各处往来文件,并管理经费等事。

  • 章士钊

    1881—1973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字行严,号青桐、秋桐,笔名黄中黄。早年入两湖书院和江南陆师学堂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至上海加入爱国学社,并任《苏报》主笔。曾据宫崎寅藏所著《三十三年落花梦

  • 妥欢帖穆尔

    妥欢贴睦尔的异译。即“元顺帝”。

  • 占山格

    南朝宋时对占山之规定。孝武帝大明初,因羊希之议,立制五条。主要内容为:官品第一、第二听占田五顷,至第九品及百姓占田一顷;皆依定格,条上貲簿;若先占阙少,依限占足;凡已占并加工修作者,听不追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