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音切韵
西夏文音韵书。编纂于西夏早期。现存四种写本,皆残。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序,序言表明在汉、吐蕃韵书影响下,参照西夏文韵书《文海宝韵》编成。分韵表、韵图两部。韵表名为“九音显门”,纵行为韵,横列为声,依九品音分类,每类一表。韵图名为“众漂海入门”,自右而左,以声分为唇、舌、牙、齿、喉五格,上下分为九栏,前四栏分别为开合口清音,五、六两栏为来日音,七、八两栏分别为平、上声韵的代表字。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著作。
西夏文音韵书。编纂于西夏早期。现存四种写本,皆残。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序,序言表明在汉、吐蕃韵书影响下,参照西夏文韵书《文海宝韵》编成。分韵表、韵图两部。韵表名为“九音显门”,纵行为韵,横列为声,依九品音分类,每类一表。韵图名为“众漂海入门”,自右而左,以声分为唇、舌、牙、齿、喉五格,上下分为九栏,前四栏分别为开合口清音,五、六两栏为来日音,七、八两栏分别为平、上声韵的代表字。是研究西夏语音的重要著作。
官署名。宋代置,掌京西部分州县自蔡河起发纲运,供输京城开封事宜。始置蔡河拨发司,后又改名蔡河拨发催纲司,设拨发官。拨发官 见“拨发司”。
见“简”。
西汉巨鹿(今河北平乡西南)人,字长君。初学律令,曾为狱史、署郡决曹史。后举孝廉,为山邑丞。昭帝时守廷尉史。宣帝初,上书建议尚德缓刑。以为“秦有十失,其一尚存,治狱之吏是也”。官至临淮太守,有治绩。其子
官署名。清代工部都水司所属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,由本部堂官委派所属司员满、汉各二人管理,每年一更代。掌理销算皇帝巡幸所经之处整理道路、桥梁、营址等项皇差费用之事。
?—1372元末明初凤阳寿州(今安徽寿县)人,一作安丰(今寿县西南安丰铺)人。元末于乡里筑堡自守,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投归朱元璋。历江淮行省参政、山西行省平章。以千人守通州,退元兵万骑。洪武三年(
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。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4)建,原在甘肃武威城内护国寺。清嘉庆九年(1804)为张澍发现,现存武威市博物馆。四周云头宝盖、线刻菩萨伎乐、卷草图案。碑阳汉文,碑阴西夏文。记述
官名。明代武职之一。为与主将同守一城者,一般指副总兵。间或指参将,如协守松潘东路左参将、协守松潘南路右参将,俱听分守松潘副总兵节制。
春秋时晋国人。历晋献公、惠公、文公、襄公,皆为掌卜大夫。善于从众人舆论中分析国君之得失,曾两次评论晋惠公治国之得失。佐晋文公改革变法而成其霸业,称*郭偃之法。所著有法书,已失传。一说晋之卜偃、高偃、郄
?—前74西汉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北)人,字少卿。李广之孙。武帝时,为侍中建章监,善骑射,拜骑都尉,教射酒泉、张掖将士,防备匈奴侵扰。天汉二年(前99)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,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(
满语姐姐之意。妇人爵名。清早期对国君女、贝勒女或一般妇女的称呼,无定制。皇太极继位后,于崇德元年(1636)仿明制,中宫所生女称固伦公主,妃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称和硕公主。格格遂为王公女儿之专号。秩分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