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卿
明成都卫(今四川成都)人。正德中任筠连守备,镇压都掌蛮起义。嘉靖初,升都指挥佥事、左将军,协守松潘。嘉靖五年(1526)擢副总兵,曾破黑虎五羌,解长安诸堡之围。十四年,白草羌攻霸底堡,又率兵击走。先后与诸羌部刻木为约,划地而治。后调京辅。二十五年,白草羌陷平番堡,继攻石泉等处,复被调归领锐卒镇压,事平,进署都督同知。在此前后,沿松潘至龙安及威茂通道,筑墙数百里,筑长安、永平等堡,御寇、靖虏等墩。建营房二万余,储柴薪,通汲道,加强守备。
明成都卫(今四川成都)人。正德中任筠连守备,镇压都掌蛮起义。嘉靖初,升都指挥佥事、左将军,协守松潘。嘉靖五年(1526)擢副总兵,曾破黑虎五羌,解长安诸堡之围。十四年,白草羌攻霸底堡,又率兵击走。先后与诸羌部刻木为约,划地而治。后调京辅。二十五年,白草羌陷平番堡,继攻石泉等处,复被调归领锐卒镇压,事平,进署都督同知。在此前后,沿松潘至龙安及威茂通道,筑墙数百里,筑长安、永平等堡,御寇、靖虏等墩。建营房二万余,储柴薪,通汲道,加强守备。
清代设于京师之驿站。隶属于兵部会同馆,管理京师驿传事务。额设驿马五百匹,马夫二百五十名,车一百五十辆,车马一百五十匹,车夫一百五十名。每年经费由兵部核明数目移咨户部颁给。
朝廷的官员。亦指中央官员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“宗及庶族,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,有官而才堪优引者,随才铨授。”唐自宰相以下在朝廷做官者皆称京官,其中凡常参者称常参官,未常参者称未常参官。宋称常参官为朝官
即“后周恭帝”。
科场称谓。唐代指应武举之人,明清指武乡试之中式者。以区别于文科举人,故名。参见“武举①”、“武乡试”。
?—107东汉南阳随(今湖北随州)人,字次叔。和帝时为郡功曹。曾谏阻太守阿附外戚窦宪,以此受器重,得举孝廉。历任五官中郎将、光禄勋、太常。安帝永初元年(107)为司空。因中常侍郑众、蔡伦等干预朝政,数
1840—1903清安徽桐城人,字挚父(一作挚甫)。同治进士。师事曾国藩,与李鸿章关系密切。历任直隶深州、冀州知州,主保定莲池书院、京师大学堂总教习,并曾赴日本考察学制。以文名于时,宗法桐城派,气势较
1785—1850清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字耦耕,号西崖、雪霁,晚号耐庵。嘉庆进士。道光元年(1821)任江西南昌知府。历江苏按察使,迁布政使,佐巡抚陶澍创行海运。七年署山东巡抚。十六年擢贵州巡抚。在
晋吴兴阳羡(今江苏宜兴)人,字彦和。常记父玘临终“杀我者诸伧子”之言,欲起兵逐中州人,建兴二年(314)遂潜结吴兴郡功曹徐馥,使馥矫叔周札命,以讨王导、刁协为名,反于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。札闻大惊,告乱
即今山东泰山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中央之美者,有岱岳。”
①在今河南罗山县南豫、鄂交界处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岁己未(南宋开庆元年,1259)渡淮,“入大胜关,宋戍兵皆遁”。明清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江苏南京市板桥镇西北。见“大胜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