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三公之位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既累世台司,宾客所归。”魏晋以来开府仪同三司者亦有此称。②指尚书台、御史台等机构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。”《宋史·李宗谔传》:“尝牒
书名。清孙之騄撰。八卷。采录明代灾异之事,间及朝政得失。始于洪武元年(1368)戊申,终于崇祯十七年(1644)甲申,故以“二申”为名。虽编年纪事,但皆以干支为纪,于各朝年号,尽行删去。所记为《明史》
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年号(938—965)。凡二十八年。
春秋时晋、吴等国举行的一次诸侯之会。晋景公十六年(前584),晋申公巫臣至吴,教授车战,使吴与楚为敌。晋厉公五年(前576),晋邀鲁、齐、宋、卫、郑、邾等国于钟离(今安徽凤阳东北)和吴相会。商讨共同抗
448—471南朝宋文帝第十九子。封巴陵王。大明四年(460)为徐州刺史。明帝泰始二年(466)为雍州刺史。以滥杀典签夏宝期降职号,六年复为荆州刺史,加散骑常侍。七年,明帝杀晋平王刘休祐,建安王休仁见
书名。日本间宫林藏(原名伦宗)著。三卷。日本文化五年(清嘉庆十三年,1808)春,江户幕府派遣松田传十郎和间宫潜入中国库页岛踏察。同年七月,间宫二次到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踏察。此书即其踏察报告。记叙该地
民间经营的瓷窑。系对宫廷专设的官窑而言。历代大多是官窑少而民窑多。其间著名的民窑有唐代的邢窑、越窑、长河窑、邛窑,宋代的磁州窑、龙泉窑、耀州窑等。民窑一般以户为单位,其生产方式有各专一道工序的;有以窑
历法术语。用干支记录年序的方法。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,以六十年为一周期。中国至迟从西汉时代即已开始使用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淮南元年冬,太一在丙子。”延续至今从未间断。中国历史学广泛使用干支纪年法,
官名。周代置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“雍(饔)人以俎入,陈于鼎南,旅人南面,加匕于鼎。”郑玄注:“旅人,雍人之属,旅食者也。”系*饔人的下属,职司陈放膳食。
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二年(1369)始置,掌山东盐政。下辖胶莱、滨乐二分司。设都转运使一人,从三品;同知一人,从四品;副使一人,从五品;判官无定员,从六品,及经历司经历、知事,各盐课司、盐仓、批验所大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