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齐废帝
即高殷。北齐皇帝。公元559—561年在位。字正道,小名道人。文宣帝高洋长子。天保元年(550)立为太子。曾受学于国子博士李宝鼎、邢峙等,好学,颇得汉家气质。其父以为不似己,改立为太原王。十年洋死,在尚书令杨愔等拥立下继位,改元乾明。诏令罢营造,宽徭赋,并欲削减其叔父常山王演、长广王湛之权。次年二月,演、湛联结胡将以太皇太后娄氏令尽杀愔等,八月废帝为济南王。大宁元年(561),被杀于晋阳。
即高殷。北齐皇帝。公元559—561年在位。字正道,小名道人。文宣帝高洋长子。天保元年(550)立为太子。曾受学于国子博士李宝鼎、邢峙等,好学,颇得汉家气质。其父以为不似己,改立为太原王。十年洋死,在尚书令杨愔等拥立下继位,改元乾明。诏令罢营造,宽徭赋,并欲削减其叔父常山王演、长广王湛之权。次年二月,演、湛联结胡将以太皇太后娄氏令尽杀愔等,八月废帝为济南王。大宁元年(561),被杀于晋阳。
769—824唐河南缑氏(今偃师南)人,字庭硕。武元衡堂弟。贞元进士。宪宗以其兄故,特厚待之。累迁户部郎中,知谏议大夫事,兼知制诰。为人正直,议论刚烈,不畏权贵。时宰相皇甫镈剥下媚上,他上疏论列。又鄙
478—529南朝梁宗室。字景冲。齐萧嶷第二子。齐明帝建武中,为吴郡太守,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以奉他为名反于会稽,他逃避不知所在,以此见容。东昏侯时为侍中。入梁,历官司徒左长史、都官尚书、吏部尚书。大
清末进步团体。光绪二十三年六月(1897.7)章钰、张一麐、孔昭晋发起成立于苏州。接纳本地士人及流寓寄籍之人入会。公举经理、协理及分理主持会务。主张因时制宜,为将来建立学堂张本;以中学为主,西学为辅,
武散官名。金、元皆置,三十四阶之第三阶。金正三品下。元正二品,宣授。
唐人。居于濠州(今安徽凤阳东北)、泗州(今江苏盱眙北)间。有谋略。初隐居乡里,庞勋攻占徐州,迎为上客。为义军草表朝廷求旌节,面授攻取天下之策。建议庞勋赦囚徒,据扬州,北收兖(今属山东)、郓(今山东东平
战国时越国人。越大夫寺区之弟。越王无余之立十二年(前363)被他所杀。
在今浙江缙云县西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),耿再成取处州,驻兵黄龙山,山高险,再成树栅于其上,以遏敌势。
隋济北(治今山东东阿西北)人。大业九年(613)聚众起义,有众万余,进攻城邑。十三年于山(在今山东东阿)为隋将高毗击败。
殷墟甲骨文作匚乙。商先公。上甲微之子,汤之五世祖。报乙是庙号。
①(?—884)唐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,字昭范。会昌进士。大中初,为监察御史。咸通七年(866),以户部侍郎判度支,迁礼部尚书。十二年,以本官同平章事。乾符六年(879),自请督诸将镇压黄巢起义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