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史通

史通

①(约1053—约1109)北宋眉州青神(今属四川)人,字子深。少有文名,年十七以贡举不中,遂杜门著书。所撰有《易蓍》、《乾坤别解》、《礼记义》、《书义》、《诗义》、《论语解》、《孟子解》、《律吕气数》等,学者称之。元祐三年(1088)第进士,调达州通川尉,改资州盘石令。著作今不传。②书名。唐刘知几撰。二十卷。书成于景龙四年(710)。包括内篇十卷,三十九篇(今佚三篇);外篇十卷,十三篇。作者根据多年修史经验,论述史籍源流、体例、史官建置和旧史得失,多有精辟见解。认为史家应兼有史才、史学、史识“三长”,史识尤为难得;“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”,反对任情褒贬,“妄生穿凿,轻究本原”;对儒家经典和古史记事中虚美讳饰、难以征信之处,多有尖锐批评。将古史归纳为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六家,统归于编年、纪传二体;以史学辅助学科可细析为编纪、小录、逸事、琐言、郡书、家史、别传、杂记、地理书、都邑簿共十流;认为史籍“以叙事为先”,“以简要为主”;取材须“征求异说,采摭群言”,“明其真伪”;内容要“事关军国,理涉兴亡”,反映时变,详今略古。为中国古代首创系统史学理论专著。现通行本为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浦起龙《史通通释》标点本。

《史通》书影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尉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大县所设二尉之一。

  • 王蕃

    228—266三国吴庐江(治今安徽庐江西南)人,字永元。始为吴尚书郎,吴永安元年(258),为散骑中常侍,加驸马都尉。使蜀,还为夏口监军。元兴元年(264),复为中常侍。宝鼎元年(266),孙皓大宴群

  • 蜕庵诗集

    书名。元张翥撰。四卷。翥以诗文名一时,平生所作甚多。此集为洪武初释大杼选编,多应酬赠答,纪行杂咏。有《四部丛刊续编》影印洪武刊本;今传四卷本,皆从此出。别有五卷抄本,分卷序次,与洪武本迥异。

  • 文武帝乙

    即“帝乙”。

  • 玄静先生

    即“李含光”。

  • 厄碑都拉

    即“额贝都拉”。

  • 李锦

    即“李过”。

  • 通远县

    五代晋置。治今甘肃环县,先后为威州、通远军、环州治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省入环州。

  • 林光朝

    1114—1178南宋兴化军莆田(今属福建)人,字谦之,学者称艾轩先生。隆兴进士。历官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、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、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、中书舍人等。早年从程门尹焞弟子陆景端学,后又受程门

  • 直隶省

    明称直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省,与十三布政司并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。洪武初建都南京(后改称京师,永乐初复旧名,今江苏南京市),以应天等十四府四州为直隶中书省,简称直隶。永乐初移都北京(今北京市),以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