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司草

司草

官名。商代六府之一。掌稼种下地及除草。参见“六府①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识

    佛教名词。唯识宗认为,整个世界均由“识”所变现。“识”分八种,即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(梵文Manas的音译,意译为“意根”)识、阿赖耶(梵文Alaya的音译,意译为“含藏”)识。

  • 玄坛监

    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,改道观为玄坛置,为玄坛之长官,掌玄坛事。下设玄坛丞为其副职。

  • 埤南

    一作卑南。本台湾土著番社名,在今台东县。清光绪元年(1875)于此置卑南厅。

  • 骑驾卤簿

    清代皇帝所用车驾仪仗队之一。皇帝巡方、大阅则陈列之。其制,前列铙歌大乐、间以铙歌清乐,次为杖、旗、扇、伞、豹尾枪、弓矢、仪刀、华盖,再次为前引佩刀大臣、后扈佩刀大臣,皇帝步辇居中,再后为豹尾班侍卫执枪

  • 女志

    志又作娡,又称女嬉、女狄、修己。相传为有莘氏之女,鲧之妻,禹之母(《史记·夏本纪》司马贞索隐引《世本》)。

  • 新市

    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八年(前299)攻楚,“取新市”,即此。新莽末,新市人王匡等领导农民起义,称为“新市兵”。

  • 成汤

    即“汤”。

  • 弥勒僧格

    ?—1869清内蒙古土默特左旗(今辽宁阜新)人。咸丰九年(1859)开始参与反清活动。同治二年(1863),随白凌阿在昌图等地屡败清军。失利后曾两度被捕,均脱逃,避居本旗。六年,与白凌阿重举义旗,转战

  • 右国史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为史官。与左国史同掌修国史。多以他官兼领。见《三国志·薛综传》。

  • 侍卫处

    官署名。清代掌率侍卫亲军负责护卫皇帝的机构。初名“领侍卫府”,乾隆以后定名为侍卫处。顺治元年(1644)定侍卫处职官员额:领侍卫中大臣六人,内大臣六人,散秩大臣无定员,一等侍卫六十人,二等侍卫一百五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