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壮学斋文集

壮学斋文集

书名。清周树槐著。十二卷。初刊于咸丰二年(1852),咸丰八年重刊。收录论、议、说、序、记、传、书札、墓志等文。内容以反对有神论及关于风水、禄命、选日等迷信习俗为重点。此外还主张抗击英国武装侵略。反对禁银为币,谓“银之用五百有余年,国便之,民亦便之矣,乌乎废诸?”(《钱币论》)为研究作者思想之主要资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姜苗

    明时苗族一部。分布于广西平乐一带。装束多同汉人。

  • 叔孙建

    365—437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人。鲜卑族。登国初为外朝大人,累迁中领军。明元帝即位,除相州刺史。泰常元年(416),为中领军,破河西胡刘虎。时晋攻滑台(今河南滑县东),兖州刺史尉建弃城走,

  • 算学助教

    官名。隋代国子寺置算学,设二员,开皇十三年(593)国子寺罢隶太常,不置。唐显庆元年(656)置,三年废,龙朔二年(662)复置,设一员,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算法。清代属国子监,乾隆四年(1739)设。一

  • 楼兰

    古西域国名。汉初,王治扜泥城(今新疆若羌,一说今新疆尉犁东罗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),所出简牍上之Krorain,即其对音。地多沙碛,少田。民随畜牧逐水草,能作兵。国出玉,有驴、马、骆驼。昭帝元凤四年(前

  • 南苏州

    唐总章元年(668)平高丽后于南苏城置。治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。属安东都护府。开元后地入渤海废。参见“南苏城”。

  • 内务府三旗

    或称包衣三旗,简称内府三旗。清代上三旗(镶黄、正黄、正白)包衣隶属于内务府的专称。顺治初,内府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改隶内务府总管。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。雍正元年(1723)仍

  • 濆水

    汝水的岔流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汝水又东南径奇頟城西北,今南颍川郡治也。濆水出焉,世亦谓之大水。”即今河南郾城县、商水县间沙河。

  • 中人

    春秋狄邑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三年(前529):晋荀吴“以上军侵鲜虞,及中人”,即此。战国为中山国地,后属赵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敬侯十一年(前376),“伐中山,又战于中人”。东汉有中人亭

  • 通济堰

    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、彭山县西北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益州长史(一作采访使)章仇兼琼开,自新津县邛江(今南河)口引渠南下,至眉州(治今眉山县)西南入大江,长百二十里,溉眉州、彭山之田千六百顷。五代、

  • 西北域记

    书名。清谢济世撰。一卷。谢氏雍正年间被滴往新疆阿尔泰军台效力,遂于戍所成此编。多记西北山川物产,间考其历史沿革。其中数条涉及蒙古风俗。有梅庄杂著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