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卫
隋初置领军府,炀帝改屯卫。唐初因之,龙朔二年(662)改威卫,别置屯营。光宅元年(684)改豹韬卫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皆分左右,各置大将军一人,正三品,将军二人,从三品。下有长史、录事参军及仓、兵、骑、胄等曹参军事。掌宫禁宿卫,位次武卫下,并分兵主守皇城东面助铺。各统有翊府及数十折冲府,其军士名羽林。
隋初置领军府,炀帝改屯卫。唐初因之,龙朔二年(662)改威卫,别置屯营。光宅元年(684)改豹韬卫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皆分左右,各置大将军一人,正三品,将军二人,从三品。下有长史、录事参军及仓、兵、骑、胄等曹参军事。掌宫禁宿卫,位次武卫下,并分兵主守皇城东面助铺。各统有翊府及数十折冲府,其军士名羽林。
三国吴改汉昌县置。治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十里金铺观。属长沙郡。南朝梁改属岳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并入罗县。梁普通四年(523)封文学家江淹子为吴昌伯,即此。
?—1643清宗室。礼亲王代善孙,颖亲王萨哈璘长子。崇德元年(1636)袭封多罗郡王。三年,从征蒙古喀尔喀部。五年,随郑亲王济尔哈朗驻义州,扰明关外诸城。七年管礼部事,预议政。次年,以与贝子硕托谋立多
见“行户”。
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四员,又有掌辇六员。唐代殿中省沿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三员、尚辇二员。掌宫廷舆辇、伞扇,大朝会陈于庭,大祭祀陈于庙,皆伞二、翰一、扇一百五十六,事毕
官名通称。北魏时,郡守、县令等亲民之官,谓之民官。
即清代的*总理各国事务衙门。
881—944唐末五代文水(今山西文水东)人,字巨川。早年事晋王李存勗,屡有战功,擢太原衙前兵马使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),从魏王李继岌灭前蜀,因留成都。从孟知祥征战,以功授绵州刺史。入后蜀,迁山南节
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居住遗址。位于辽宁抚顺东部莲花堡村以东台地上,东西长约150米,南北宽约100米。1957年7—8月发掘了遗址之一部分。发现有石筑屋墙基址,灶址以及灰沟、灰坑,出土遗物包括铁、石、
1881—1913清末民初福建闽县(今福州)人,字颂亭。福建武备学堂肄业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至南京任新军管带。曾参加福建学生会。宣统元年(1909)加入同盟会。武昌起义后,举兵光复镇江,任军政分
?—691唐雍州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乐彦玮子。天授二年(691),以鸾台侍郎同平章事。数月,为酷吏诬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