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元
清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寄籍安徽寿州(今寿县),一名铭,字竹丹。早年肄业南京陆师学堂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留学日本振武学校。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,曾为安徽分会会长。后回皖谋起义,事败走日本。宣统元年(1909)为筹革命经费,谋得日本参谋部军事计划密件,与熊成基返国,拟售与俄人,不果。熊被捕牺牲后,亦被通缉,脱走日本,党人疑与熊被害有关,误杀于东京。
清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寄籍安徽寿州(今寿县),一名铭,字竹丹。早年肄业南京陆师学堂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留学日本振武学校。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,曾为安徽分会会长。后回皖谋起义,事败走日本。宣统元年(1909)为筹革命经费,谋得日本参谋部军事计划密件,与熊成基返国,拟售与俄人,不果。熊被捕牺牲后,亦被通缉,脱走日本,党人疑与熊被害有关,误杀于东京。
鬱)林王(473—494即萧昭业。南朝齐皇帝。公元493—494年在位。字元尚,小名法身。武帝文惠太子长子。太子卒,立为皇太孙。武帝死,即位,年号隆昌。肆意挥霍,赏赐动辄百数十万,库储钱数亿垂尽。时朝
文散官名。金、元皆置,四十二阶之第十一阶。金正三品下。元正二品,宣授。明沿置。正二品,初授。
新疆吐鲁番所出古代文书。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。出土地点为阿斯塔那、喀拉和卓和高昌古城。文书被用为死者的冠、带、鞋等,甚至作成纸棺。主要为汉文,也有回鹘文、粟特文等。1949年前出土的大量被掠至国
?—1436明贵州普定卫(今安顺)人。族属不明,或即布依族。正统元年(1436)与阿哈等发动起义,自称王。在明将顾勇等镇压下,兵败被杀。
大型画卷。清钱维城绘。纸本设色,纵41厘米,横808厘米,上钤“石渠宝笈”、“宝笈三编”、“三希堂精鉴玺”等印。历绘清平叛大军过哈密,经巴里坤达伊犁,及达瓦齐兵溃被俘等场面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
?—1663明末清初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)人。明建昌参将。崇祯三年(1630)降清,授梅勒额真,隶汉军镶黄旗。天聪七年(1633)统旧汉军,晋一等总兵官。次年奏请出兵攻明。崇德元年(1636)从攻朝鲜。
1817—1882清河南武陟人,字旭初。道光进士。咸丰八年(1858)授顺天府丞。十年以左副都御史衔督办团练,镇压捻军。提出“平捻方略”,授礼部侍郎。同治四年(1865)援救僧格林沁不力,被革职。七年
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由巡警部拟订颁行。共九条。规定新设报馆必须呈报批准,不得诋毁宫廷,不得妄议朝政,不得妨害治安,不得败坏风俗。作为《大清报律》正式颁布前的暂行条例。
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),北伐契丹,田重进至飞狐北界,命荆嗣出击,嗣拔小冶、直谷二寨,即此。
?—1832清湖南江华锦田长塘砦人。瑶族。道光十一年(1831),利用宗教组织群众。次年,在江华两河口起义,联络广西富川、广东连南瑶民,扩大队伍,大败清军于蓝山祠堂圩。桂阳、常宁、宁远等地瑶、汉人民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