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大夫
爵位名。战国时秦国置。商鞅制秦二十等爵,官大夫为第六级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“加官、公者,示稍尊也。”西汉初,官大夫以下得免本人及全家徭役。文帝后,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得免除一人徭役。
爵位名。战国时秦国置。商鞅制秦二十等爵,官大夫为第六级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“加官、公者,示稍尊也。”西汉初,官大夫以下得免本人及全家徭役。文帝后,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得免除一人徭役。
古山名。在今浙江江山南仙霞岭。地处浙、闽、赣边界,西南接武夷山。为钱塘江、瓯江、闽江分水岭。自古为浙、闽交通要道。唐乾符五年(878),黄巢率起义军于此开山路七百余里,达建州(今福建建瓯)。
官名。或作库真。东魏、北齐置。为诸王及主要大臣之侍卫。《北齐书·王纮传》:“(孝静帝)兴和中,世宗召为库直,除奉朝请。世宗暴崩,纮冒刃捍卫,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。”唐代亦置,隶亲事府。
攻城器械。如轒辒、木驴之类。以坚木厚板为平顶之屋,裹以生牛革,下施四轮,自内推进,蔽敌矢石以攻城。多见于宋代。
元陕西行省所辖地方统治机构。蒙古太宗七年(1235),金巩昌府便宜总帅汪世显降蒙,仍领旧职,改置巩昌便宜都总帅府,统巩昌等五府,秦、陇等二十七州。其后一部分府、州割出,都总帅府仅统巩昌路及平凉、临洮、
官名。西汉武帝时常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,掌收发文书章奏庶务,后成为常设官职,员四人。分主匈奴单于营部,羌夷吏民,户口垦田功作和钱帛贡献委输,隶诸曹尚书。东汉置三十六员(或说置三十四员、三十五员),分隶尚
谓推算人户家产,编排户等。宋时乡村三岁一推排,编造五等丁产簿,进产则升其户等,减产则降其户等,目的在使差役负担相对均平。但乡书手、保正副等乡役人私受人户财物,升排不公,奸弊百出。或不依条限推排,边远县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万历十八年(1590),土著起事,攻“新桥”,即此。
秦代的一种法律文书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保存有南郡守腾发布之文告,原简题为“语书”,内容为告诫吏民守法,宣布官吏良、恶标准,颁行于南郡地区。
相传为夏禹之臣。任姓。车的改制者,曾作夏朝掌管造车的车正,居于薛(今山东滕州东南),后迁于邳(今山东微山西北)。商汤的左相仲虺为其后裔,春秋时薛国的始祖。
955—991北宋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,字禹川(一作巨川)。吴越王钱俶子。开宝七年(974)太祖攻南唐,从父下常州,以功加平章事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加镇东大将军。次年,俶尽献浙右地,因徙淮南节度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