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理府
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。当在今兴凯湖东岸以南,直至日本海,治所当在今俄罗斯苏城。为虞娄靺鞨故地。下辖定、潘二州及九县,定州治所当在苏城附近,潘州治所不详。
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。当在今兴凯湖东岸以南,直至日本海,治所当在今俄罗斯苏城。为虞娄靺鞨故地。下辖定、潘二州及九县,定州治所当在苏城附近,潘州治所不详。
即“屈宜臼”。
见“要缺”。
官署名。北宋太平兴国中置,属三司。掌发放三司帖牒,以判开拆司官兼管。元丰改制,随三司废。
即“白虎通”。
1517—1581明山西蔚州(今河北蔚县)人,字德馨。幼被鞑靼兵虏去为奴,后逃归,投大同总兵周尚文,任队长,与鞑靼兵屡战有功。累官左都督。嘉靖三十六年(1557)迁蓟镇副总兵,分守建昌,又先后移镇宣府
官署名。北宋初年置,掌供奉御用膳食等事。设勾当官四人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。辖有食手、兵校千余人。元丰改制,归隶膳部。后改隶光禄寺。崇宁二年(1103),并入太官局。南宋复分置,隶膳部。
蒙古宪宗六年(1256)置威楚万户府,至元八年(1271)改为威楚路。治威楚(今云南楚雄市)。属云南行省。辖境相当今云南楚雄、牟定、南华、双柏、景东、镇沅、景谷等市、县地,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名
唐天宝元年(742),以相州改置。治安阳县(今河南安阳市)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相州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安庆绪兵败,由洛阳“走保邺郡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安阳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二年(945),契丹犯相州,晋军陈于安阳水南,既而诸军东趣黎阳仓,“留步兵五百守安阳桥”,即此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十四年(779),吐蕃与南诏合兵入蜀,“东川出兵,自江油趋白坝,与山南兵合击吐蕃、南诏,破之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