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小元祐

猜你喜欢

  • 提举圉牧所

    官署名。金泰和二年(1202)置,设于地方的畜牧机构,隶各路统军司。河南东路、河南西路、陕西路提举圉牧所皆设提举、同提举官,山东路仅设提举职。

  • 袁著

    约133—151东汉汝南(治今河南平舆北)人。桓帝时为郎中,年十九,因不满外戚梁冀专权跋扈,上书奏请抑损其权。为冀迫害,数变易姓名,终被追捕笞杀。

  • 北选

    ①铨选制度。唐代对岭南、黔中等地,因路途悬远、土风不同,由中央派人主持六品以下官的选拔,称为“南选”。相对而言,在长安和洛阳的铨选,则为“北选”,一般指由吏部、兵部主持的文选、武选。②金代科举取士的一

  • 返衰术

    古代算学术语。又作反衰术。《九章算术》第三章给出的按所配比率的倒数解配分比例问题的算法。其思想为将分数比率化为整数比率而用衰分术求解,所谓“动者为不动者衰”,即是。

  • 居次

    匈奴语公主之意。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生二女:长女称须卜居次,小女称当于居次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颜师古注:“须卜、当于,皆其夫家氏族”,“居次者,女之号,若汉言公主也”。

  • 二部大人

    官名。南部大人与北部大人之合称。十六国时代王拓跋什翼犍于建国二年(339)置。掌管归附之少数族。时各少数族部落首领,按所统人数多少,称“酋长”或“庶长”,又分为南北二部,置二部大人,各统一部,分民而治

  • 督捕后(後)司

    官署名。清初刑部所属机构。康熙三十八年(1699)设,掌督捕八旗及驻防逃人事。雍正十二年(1734),与督捕前司、督捕厅并为督捕清吏司。

  • 别士

    墨子用语。指违背兼爱精神之士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别士之言曰:‘吾岂能为吾友之身,若为吾身;为吾友之亲,若为吾亲。’”即指对他人的饥饱、寒暖、疾病、死丧采取漠然无视之态度。参见“别”。

  • 太保

    官名。(1)西周置,为辅弼君王的大臣。春秋沿置,辅佐君王,执掌军政。战国后废。西汉元始元年(1)复置,与太师、太傅、少傅并称四辅,位上公,但无实际职掌,旋罢。三国魏末复置,安置元老重臣,位在三司上,无

  • 黄道周

    1585—1646明末清初福建漳浦人,字幼平(一作幼玄),号石斋。明天启进士,授编修。崇祯初进右中允,因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、温体仁,削职为民。后复官,升少詹事兼侍讲学士。旋又上疏指斥兵部尚书杨嗣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