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独立
清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后,山东部分革命党人主张暴动,而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等却联合立宪派谋“和平独立”。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(1911.11.5—13)各界代表在咨议局三次集会,最后在完全接受山东巡抚孙宝琦条件的基础上,宣布山东独立,由孙任都督。此举实受袁世凯默许和牵制。二十六日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,即亲自出面要求孙取消独立,孙遂于十月四日宣布取消“独立”。
清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后,山东部分革命党人主张暴动,而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等却联合立宪派谋“和平独立”。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(1911.11.5—13)各界代表在咨议局三次集会,最后在完全接受山东巡抚孙宝琦条件的基础上,宣布山东独立,由孙任都督。此举实受袁世凯默许和牵制。二十六日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,即亲自出面要求孙取消独立,孙遂于十月四日宣布取消“独立”。
见“通进银台司”。
官署名。唐始置,为政事堂五房之一。开元中政事堂设,与吏房、枢机房、户房、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。北宋初,枢密院承旨司置,掌兵马名籍及卒校迁补、筑城垒、防戍战守等事。元丰改制,更名兵籍房。另设兵房于中书省、
?—126即安思阎皇后。东汉河南荥阳(今河南荥阳东北)人,名姬。安帝皇后。元初元年(114),入选掖廷为贵人。次年,立为皇后。其兄阎显等把持朝政,与宦官江京、樊丰谮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。延光四年(12
书名。清佚名辑。不分卷。光绪间,康有为倡“新学伪经”和“孔子托古改制”说,力斥古文经之伪,发挥变法改良思想。朱一新等以其“倡为奇邪,启后生以毁经之渐”,力加反驳。是书辑录朱一新、康有为往返驳论书信而成
史书体裁名。由本纪、表、书(志)、世家、列传等组成。因以本纪、列传为主,故名。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。其优点是便于记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,能广泛地记载社会各阶级、阶层人物的事迹,内容比
宋代瓷窑名。窑址在今广西永福县,烧制青釉刻戈花、印花瓷器,系仿造*耀州窑产品。为适应外销需要,其青釉使用氧化铜烧成绿色,有别于耀州窑的铁还原青釉。
又作矣罗识、利罗式。唐八诏内一族的首领,与另一族首领时傍同居剑川。开元末,时傍入居邆川州,势渐张,为南诏所猜忌。时傍遂徙置白崖城。罗识与时傍往见吐蕃神川都督谋自立为诏。事泄,时傍被杀,他奔神川(在今云
约733—约804唐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,字鸿渐,号东冈子,自称桑苎翁。一名疾,字季疵。性诙谐,与女诗人李季兰、僧皎然交厚。以嗜茶名于时,旧时被称为茶神。肃宗时,隐居苕溪,写成《茶经》三卷。对茶的
刑罚名目。将罪犯强迫遣送到边远地区的刑罚。秦汉时有迁徙流放之刑,即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,主要是巴蜀。至隋,定为五刑之一。《隋书·刑法志》载北齐刑律云:“二曰流刑,谓论犯可死,原情可降,鞭笞各一百,髡之
即“五等丁产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