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岳
即今山东泰山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中央之美者,有岱岳。”
即今山东泰山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中央之美者,有岱岳。”
1479—1553明福建莆田人,字时行,号檗合。正德进士。授工部主事。十一年(1516)任广东兵备佥事。嘉靖初因镇压农民起义功迁右副都御史,巡抚大同。十一年(1532)官至右都御史。二十五年任南京刑部
即“道试”。
唐吉州永新(今属江西)人,原名和子。本乐家女。开元末选入宫,为宜春院内人,因籍里改名永新。善歌,能变新声,唱腔高亢响亮。《乐府杂录》称其“喉啭一声,响传九陌”。有勤政楼高歌止喧的趣闻。安史乱后,脱离宫
官名别称。(1)又称签帅。南朝宋、齐时称典签为主帅。宋孝武帝以来,典签多由皇帝亲近左右充任,威行州郡,权重蕃君。(2)即斋帅。东晋、南朝皇帝及诸王斋内皆有斋帅,被称为主帅。(3)后代亦称掌管方面之任的
满语官名。汉名为“给使翼长”、“翼长”。清初,八旗分两翼,每翼各设一员。正五品。掌管一翼承差人役事宜。例由他库尔使壮尼大补授。
书名。金元好问著。四十卷。凡诗赋十四卷,表、制、碑、铭、记、序等二十六卷,附录一卷。前有李冶、徐世隆二序。有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弘治刻本、清康熙华氏刊本。
1290—1364即布敦·仁钦朱。元乌思藏迦举派僧人。原名辇真竺。因父号八思端(义为父教师),故被称为布思端(子教师)。幼年从母学佛经,十八岁出家,学识渊博。中年以后,主持沙鲁寺,嗣法弟子衍为沙鲁派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王宫犬政。
文书名称。奏折的别称。
地名。在今湖北红安县北一百里天台山上。《元史·董文炳传》:蒙古宪宗九年(1259)秋,“世祖伐宋,至淮西台山寨,命文炳往取之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