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司马
①州衙佐官,位长史下,同掌统州衙僚属,纲纪众务。唐高宗改州治中置,上州从五品下,中州正六品下,下州从六品上。显庆二年(657),洛州置。大足元年(701)东都、北都、雍、荆、扬、益州分左、右置,各一人,中宗省,玄宗改少尹,置二人,从四品下。太极元年(712)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,分左、右,玄宗改二人,不分左、右,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。余州司马,多无实任,用为安置贬谪京官。②清代州同的别称。
①州衙佐官,位长史下,同掌统州衙僚属,纲纪众务。唐高宗改州治中置,上州从五品下,中州正六品下,下州从六品上。显庆二年(657),洛州置。大足元年(701)东都、北都、雍、荆、扬、益州分左、右置,各一人,中宗省,玄宗改少尹,置二人,从四品下。太极元年(712)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,分左、右,玄宗改二人,不分左、右,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。余州司马,多无实任,用为安置贬谪京官。②清代州同的别称。
305—363或306—364东晋陈留圉县(今河南杞县西南)人,字道载。幼孤以孝悌名。避苏峻之乱,隐居临海(今属浙江)。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,何充引为骠骑功曹。以家贫求试守,为太末令,抚平逃亡数百家。
县名。秦在狄人所居地置,故名。治今甘肃临洮县。为陇西郡治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七年(前181),“匈奴寇狄道,略二千余人”,即此。东汉改为狄道县。
刑法名目。即处死人犯之刑罚。历代规定不同,但均为刑罚中之最重者。唐律定为“五刑”之五。分绞与斩二等。死刑执行日期在秋冬二季,即秋分以后,立春以前,非此期不得执行。但犯*恶逆以上及奴婢、部曲杀主者则无限
1380—?明宗室。成祖次子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封高阳王。“靖难”之役中从父征战,有大功。永乐二年(1404)改封汉王。封国云南、青州(今属山东),皆不往。屡谋夺嫡,数谤太子。十五年以不法徙封乐
西晋陈留尉氏(今属河南)人,字千里。咸之子。清虚寡欲,读书不甚研求,而默识其要,遇理而辩,辞不足而旨有余。执无鬼论,自谓其理足以辩正幽明。善弹琴。司徒王戎问名教与自然同异,答以:“将无同。”戎咨嗟良久
即“太鲁水”。
官署名。明代内府机构,隶内官监,设宦官进行管理。与木作、瓦作、东行作等负责营造宫室、陵墓等事。
战国财政术语。指珠玉、黄金、刀布三种货币。《管子·国蓄》:“以珠玉为上币,以黄金为中币,以刀布为下币。”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中条山北麓解池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东郡安邑县:“盐池在西南”;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元和三年(86)八月“幸安邑,观盐池”,均即此。西汉武帝置官收其利,盐利以安邑为首。历代因之。唐世有五
官名。三国魏末改中部帅置,为南匈奴中部长官,统六千余落,居大陵县。一说西晋武帝太康中始改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