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班
清制,蒙古各王公首领及回部伯克、四川土司、蒙藏喇嘛等,各按人数多寡编定若干班次,每年各以一班于年节时轮流入京朝觐,称“年班”。始于顺治五年(1648),至乾隆时典制俱备。凡该班来朝者,除各按品秩供给路费、廪饩及赏赉外,例与内地王公等一体朝会宴飨,并于除夕至元宵前后赐御宴数次,典礼极为隆重。
清制,蒙古各王公首领及回部伯克、四川土司、蒙藏喇嘛等,各按人数多寡编定若干班次,每年各以一班于年节时轮流入京朝觐,称“年班”。始于顺治五年(1648),至乾隆时典制俱备。凡该班来朝者,除各按品秩供给路费、廪饩及赏赉外,例与内地王公等一体朝会宴飨,并于除夕至元宵前后赐御宴数次,典礼极为隆重。
唐时渤海五京之一。治今吉林临江市,一说在吉林集安城,又说在临江镇西南鸭绿江南岸长城里。范围包括吉林、辽宁两省近鸭绿江地及朝鲜慈江道、平安北道、平安南道各一部。下辖神、桓、丰、正四州及十余县。神州治今临
1753—1823清福建长乐人,字良有,号慎修,一号修园。乾隆举人。嘉庆中,官直隶威县知县。致力于中医医药。居官期间,值水灾大疫,亲施医药,活人甚多,故有贤声。晚年辞官归里,教授医学,弟子门人甚多。著
楚国台名。故址在今湖北荆州东南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三十四:江水“南过江陵县南,……又东得豫章口,夏水所通也。西北有豫章冈,盖因冈而得名矣。或言因楚王豫章台名,所未详也。”
东晋佛教般若学派之一。释道安所创。流行于晋、宋之际。认为外物由心意起,异想息灭,外物亦归虚无。外物与异想之所以为“空”,因其本性空寂,故名。其分支称本无异宗,由竺法深所创,认为“四大”从空而生,先无后
吏职名。始置于隋,太史曹吏员,掌实际观察天文气象事务。唐沿之,置九十人,由天文生转补,限八考入流。
清季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。因爆发于旧历甲午年,故称“甲午战争”。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,制订了以侵占中国为基本目标的“大陆政策”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趁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协助镇压东学
?—354十六国时人。仕前凉主张重华,为主簿。后赵石虎遣王擢、麻秋来攻,重华任之为中坚将军,大破赵军,封福禄伯。又俘斩赵军万余,迁左长史,封福禄县侯。后又为使持节、都督征讨诸军事、行卫将军,再败赵军。
古西域国名。初名滑国。姓哒,后裔以姓为国号。或译为挹怛、厌怛、哒、挹阗等。大月氏之种类,亦曰高车之别种,或曰为车师别种、乙弗鲜卑及匈奴与大月氏混血而成等。其源出于塞北。
书名。清沈炳震撰。十二卷。炳震以是表所列官爵谥号,漏略错误,庞杂混乱。乃取经史所载,可为援据者,详为校正,别为一册。然唐人文集碑刻可资考证者甚多,未尝引用,故钱大昕于跋中深为不满。
694—759唐宗室。以父荫入仕。玄宗时,举宗室异能,转殿中侍御史、兵部侍郎。杨国忠疾之,以本官知礼部贡举。后出任河东太守,为政清简。天宝十四载(755)安禄山反,朝廷以其儒者,非御侮才,以祭酒召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