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制
①见“总督”。②官名。太平天国置,起义之初即设。军中所设,共九十五员,为一军指挥官,监军以下悉归节制。以炎、水、木、金、土五字系衔,每字以下又有一至十九之数,自炎一总制至土十九总制依次类推。另有恩赏总制、职同总制无定额。地方每郡设钦命总制一人为守土官,主一郡民政、狱讼和钱粮事。后期成为乡官,由本地人充任。
①见“总督”。②官名。太平天国置,起义之初即设。军中所设,共九十五员,为一军指挥官,监军以下悉归节制。以炎、水、木、金、土五字系衔,每字以下又有一至十九之数,自炎一总制至土十九总制依次类推。另有恩赏总制、职同总制无定额。地方每郡设钦命总制一人为守土官,主一郡民政、狱讼和钱粮事。后期成为乡官,由本地人充任。
1525—1590明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字子京,号墨林山人,又号香严居士、退密斋主人。国子监生。工书善画,尤好收藏、鉴赏书画,筑“天籁阁”,临摹题咏其中。其所藏法书名画,极一时之盛。刊有《天籁阁帖》
1838—1899清末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字迪臣。光绪进士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任杭州知府,次年在杭州创办中国第一所蚕丝学校——蚕学馆(今浙江丝绸工学院和绍兴地区农校蚕科前身),任总办,授以栽桑
春秋时人。白氏,名丙,字乙。秦穆公三十二年(前628)与孟明视、西乞术率师袭郑,途遇郑商人弦高犒师,以郑有备,顺道灭滑(今河南偃师西南)。回师途中,遭晋与姜戎邀击,于崤山(今三门峡市东)兵败被晋所俘。
战国时蜀地墓葬。位于四川新都马家乡晒坝东北。1980年发掘。系一座有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木椁墓,墓向正西,墓道在墓坑西。墓坑长10.45米,宽9.2米。木椁用楠木长短枋叠砌构成,有槽榫结构,东西长8.
官名。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由中尉改置,秩中二千石。掌京师治安、督捕盗贼,负责宫廷以外、京城之内的警卫,戒备非常水火之事,管理中央武库,皇帝出行则掌护卫及仪仗。属官有丞、候、司马、千人及中垒、寺互、
古代记录当地晴雨状况并报告上级机构的制度。战国秦《田律》规定:地方官须及时上报雨量及受益、受害农田面积。以后汉、唐、宋各代均有类似规定。明清时期更为健全。
金置。治莒县。属山东东路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、沂水、莒南、沂南、日照、沂源等市县地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为城阳州。
即“塔剌海”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改建昌卫置。治西昌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,金沙江以北,美姑、金阳、宁南等县以西和冕宁、木里、盐边等县以东地区。1913年废。
纳西族古代大型乐舞组曲。分序曲等十个乐章。使用竹笛、芦管、二胡、中胡、琵琶、胡拨、二簧(京胡)、瑟、响板等乐器演奏。间以歌唱、舞蹈。常用于喜庆宴席,部分也充作奠乐。曲调委婉抒情,为纳西人所挚爱。其起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