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州
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置。治齐安县(至德中改为恩平县,今广东恩平市东北)。大顺二年(891)移治阳江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恩平二市地。宋属广南东路。庆历八年(1048)因河北路有恩州,改名南恩州。
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置。治齐安县(至德中改为恩平县,今广东恩平市东北)。大顺二年(891)移治阳江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恩平二市地。宋属广南东路。庆历八年(1048)因河北路有恩州,改名南恩州。
明清时童生之别称。
亦名大章车、记里车、司里车。一种计量行程的机械装置。系利用车轮转动,齿轮系将车行里数自动表示出来,与现代汽车上的里程表作用相同。发明于西汉初年。唐宋以前,记里鼓车每行一里击鼓一次。后改进为行一里击鼓,
官署名。元至顺二年(1331)改隆祥总管府置。属太禧宗禋院,掌大承天护圣寺财产。秩从二品,置司使四员领之,下设同知、副使、司丞各二员。辖普明营缮都司等十一所机构。
宋承晚唐、五代之制,枢密院奉旨处置公事,颁降文书,有时用“宣头”,惟给驿马,命监修工程之类时用之。“宣”的底本称“宣底”。
书名。儒家经典《尚书》之一种。五十八篇,序一篇。《汉书》所记孔壁发现之《古文尚书》,约于晋永嘉之乱时佚失。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又献出《古文尚书》一部,计有经文五十八篇,其中包括汉今文尚书二十八篇(被析成三
宋时,在广州外侨聚居地,从外侨中选出的掌管公务、负责招徕外商的人,称为“蕃长”。
1768或1771—1797清贵州南笼(今安龙)人,又名德明,小名阿成,号七绺须。布依族。农民出身。善拳通医,免费治病,被尊称为“韦大先生”。嘉庆二年(1797)与王囊仙等于南笼普坪率众起义,自任大王
见“都督诸路军马”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,掌爵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作执秩以正其官。”杜预注:“执秩,主爵秩之官。”
书名。清孙文川辑,陈作霖补订。二卷。记吴、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诸朝佛寺建造、坐落、内藏及其兴废,收录佛寺二百二十余所。资料多采自《高僧传》、《建康实录》、《六朝事迹类编》、《景定建康志》、《金陵梵刹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