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洋
晋吴兴长城(今浙江长兴东)人,字国流。好道术,长于占候卜数。吴末为台吏。入晋,祖约镇谯(治今安徽亳州),请为中典军,迁督护。及约败,往依太尉陶侃,留住武昌。侃卒,征西将军庾亮、安西将军庾翼相继镇武昌,皆为占候。卒年八十余。
晋吴兴长城(今浙江长兴东)人,字国流。好道术,长于占候卜数。吴末为台吏。入晋,祖约镇谯(治今安徽亳州),请为中典军,迁督护。及约败,往依太尉陶侃,留住武昌。侃卒,征西将军庾亮、安西将军庾翼相继镇武昌,皆为占候。卒年八十余。
①(约481—531)北魏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东南)人,字士业。父侍中杨播袭爵华阴伯。初为汝南王元悦骑兵参军,后为叔杨椿录事参军。时北地功曹毛洪宾反,乃募士卒三千破之。后雍州刺史萧宝寅反,又随尚书仆射
蒙古语音译,意为“骨”。蒙古氏族部落制度中的一种亲族集团。蒙古人氏族称斡孛黑。由于人口繁殖,一个斡孛黑分衍为若干个,这些斡孛黑属于同一牙孙。若干牙孙构成一个部落。古蒙古人皆以自己的斡孛黑与牙孙名称为姓
官署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。洪武四年(1371)设,初隶王相府。十三年罢王相府后,隶王府长史司。置审理正一人,正六品,副一人,正七品。掌推按刑名,禁诘横暴,使诸王无干国纪。
南朝门第名称之一。简称三五。指必须负担赋役之贫苦人户。三五,即三丁抽一,五丁抽二,替官府服役。《南齐书·顾宪之传》:山阴(今浙江绍兴)课户中,“其贫极者,悉皆露户役民,三五属官,盖惟分定;百端输调,又
篇名。北宋程颢言论,弟子吕大临记录。见《二程遗书》卷二上。旨在论修养方法。谓学者修养“须先识仁”;“仁”之意境为“浑然与物同体”。识得“仁”,以“敬诚存之”,“存久自明”,便可达到“与物无对”,“天地
见“海西女真”。
西汉东海戚(今山东微山)人,字游卿,本姓马矢。治《严氏春秋》,以射策甲科为郎。后历任丞相史司直,汝南、九江太守,光禄勋,右将军等职。平帝即位,为大司徒,封扶德侯。元始五年(5)为太师,兼司徒官。因哀帝
宋代各路提举常平司的简称。
蒙古语,意为支马差之人。准噶尔部官员。承办汗或大台吉一切蒙古包及搭支帐房等事务。
古代治理黄河的一种理论。主张以堤防工程约束黄河水流使其加速流动以带走泥沙。明万恭《治水筌蹄》提出:“河急性,借其性而役其力,则可浅可深。”“如欲深北,则南其堤,而北自深。如欲深南,则北其堤,而南自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