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提控案牍

提控案牍

官名。元代始置,为各衙署首领官。置于府、上中州者为专职,置于总管府及肃政廉访司者为兼职。掌文书案牍之事。多由书吏及都目升任,未入流。明置于各布政使司理问所,初置知事,后改此职,未入流。掌刑名诉讼之案卷文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懿

    ?—237三国时陈留(今河南开封东南县)人,字子远。《三国志》等书因避司马懿讳,改作壹。东汉末随益州刘焉入蜀。刘璋时为中郎将,后降刘备。备定益州,任为护军讨逆将军,备纳其妹为夫人。章武元年(221),

  • 劝课大夫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置,与典农使者、典劝都尉等循行州郡,核定户籍,劝课农桑。

  • 滴珠

    又称宝珠、福珠。重量在一两以下之粒状银块,属流通中之散碎银。

  • 上国

    ①春秋时对中原诸国的通称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九年(前544):吴“季札聘于鲁”。《史记·吴世家》:“为使上国。”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):吴“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,遂聘于晋”。《左传》定公四年(

  • 土兵

    ①宋称本地军队为土兵。②宋神宗时,于禁兵、厢兵外,另设土兵,隶各地巡检司,作为地方治安部队。因土兵往往屯驻于各巡检司砦,故又称砦兵。③明地方兵之一。选边民精壮者编伍,使护田里妻子。如成化二年(1466

  • 太子谏议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掌规谏太子,选用才学之士充任。

  • 大都宪

    明代巡抚之别称。

  • 有莘氏

    莘又作辛、㜪、姺、侁。相传禹之母女志为有莘氏之女,伊尹曾为有莘氏媵臣(《史记·殷本纪》)。其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北。

  • 拔解

    科举考试用语。唐制,不由学馆的推荐举子须先经州县考试合格,再解送京师应试。如不经外府考试,直接送礼部应试者,谓之拔解。然拔解亦须先请托权贵,投所作诗文,并非白荐。五代后梁开平元年(907)下令止绝。又

  • 河吞大

    官名。满语音译,即城守尉。河库道 官名。清雍正八年(1730),于江苏设河库道一员,驻扎清江浦,专司收放治河所用之经费。至咸丰三年(1853)裁撤,以河款出入事宜分别归各河道兼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