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督邮”。
五岭的别称。峤是高而峭的山。五岭主山都可称为峤:如大庾岭称台城峤或东峤,其余又称骑田、都庞、萌渚、越城等峤。因此“岭南”也称“峤南”。唐高适《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》诗:“举鞭趋岭峤,屈指冒炎蒸。”
官名。蒙古国时,置札鲁花赤(断事官)会决庶务。元世祖至元二年(1265),置二员,累增至十三员,后为大宗正府正官,从一品。世祖朝增至四十六员。后稍有减少,定制设四十二员,以诸王一人为长,称大宗正府也可
①即“占数”。②即“占市籍”。
官名。匈奴置。与右沮渠均由四贵姓中的须卜氏(一译作卜氏)充任。
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巴州置,“以东北有集水,因以为名”;一说“以万山所集”得名(《太平御览》一百六十八引《十道志》)。治难江县(今南江县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天宝初改为符阳郡
书名。清俞樾撰。三十五卷。是书继承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治经之法,以为治经之道,在“正句读、审字义、通古文假借”,而以“通假借为尤要”(《群经平议·序》)。故于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
?—942五代朔州(今属山西)人,小字铁胡。后唐长兴中,为振武道巡边指挥使。后晋建立,拜成德军节度使。因起于军卒,暴至富贵,见石敬瑭以节度使得国,尝谓人曰:“天子宁有种邪?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!”遂招集
即今江苏阜宁县。原为盐场所在,又为滨海要隘。明初设巡司戍守。嘉靖中屡受倭寇侵扰。万历时添设游击驻防,并筑城。清设海防同知及游击于此,为淮安府要隘。明清时疏浚射阳湖地区诸水由此入海。
明清由新进士中选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者。又称庶常。始设于明洪武年间,择进士俾观政于诸衙门,学习办事。六科及府部、翰林院均置。永乐二年(1404)专设于翰林院庶常馆,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写者入馆进学,称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