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照军功外奖酌给功牌成例
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颁行。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、经营有实效者,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。
清政府为奖励工商业发展所作的补充规定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农工商部颁行。规定凡商人出资一万元至八万元、经营有实效者,分别酌给七品至九品的奖牌顶戴。
1222—1259元巩昌盐川镇(今甘肃漳县)人。汪古部人。字舜辅。又名田哥。汪世显子。少入侍阔端。乃马真后二年(1243),袭父职为巩昌便宜都总帅,领兵入蜀。定宗三年(1248),从攻西羌。宪宗元年(
唐宋侍御史的别称。
晋改阳阿县置。治今山西左权县。属乐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并入乡县。孝昌二年(526)复置,改为辽阳县。
①受一作寿。西晋初分榆次县置。治今山西寿阳县西。属乐平郡。东晋卢谌《征艰赋》“历受阳而总辔”(《水经·洞过水注》引),即此。永嘉后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。治今山西寿阳县。属并州。大业时属太原郡。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分西川路置,为川峡四路之一。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、北川等市县以南,喜德、沐川等县以北,小金、泸定等县以东,绵阳、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嘉祐四年(1059)改
官署名。唐开元二年(714)于西京长安、东都洛阳教坊属下各置左、右教坊。掌宫廷乐舞。西京左教坊在延政坊(原长乐坊),右教坊在光宅坊。东都左、右教坊俱在明义坊,左在东北,右在西南。参见“教坊司”。
?—680一作比粟毒、比栗、比米栗。唐时回纥首领。公元661—680年在位。婆闰之子(一作侄)。龙朔元年(661),与同罗、仆固率铁勒九姓反。二年,被击平。三年尽服九姓余众,以铁勒本部为天山县。是年三
官名。秦汉以降,历代置宗正管理皇族事务,北魏始改此名。多以宗室担任,或亦任外姓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上,二十三年定为三品。北齐沿置,为大宗正寺长官,三品。
地名。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二年(822)七月宣武军乱,八月,“韩充败宣武兵于郭桥”,即此。《元丰九域志》:东京开封府祥符县有郭桥镇。
①铨选制度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)因桂、广、交、黔等州都督府土人首领任官简择,未得其才,始四年一度,遣强明清正、五品以上官充使前往选补,御史同往注拟;有应任五品以上官者,选补使与所管都督府具条奏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