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郎
唐代尚书省诸司郎中别称。
唐代尚书省诸司郎中别称。
即“大统式”。
即“哈刺和林”。
兵用防护器具。以生牛皮条编竹为之,高八尺,宽六尺,施于白露屋两边,以木马子倚定,开箭窗可以射外。皮竹笆
西汉置。治今广西钟山县。属苍梧郡,三国吴属临贺郡,隋属始安郡,唐属贺州,明属平乐府。洪武十八年(1385)移治今富川县。1952年与钟山县合并设富钟县,1962年复。
陵之盟 春秋时齐景公谋使鲁昭公复国而主持的诸侯之盟。鲁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鲁昭公为“三桓”逼迫,逃至齐。次年,齐景公邀鲁昭公和杞、莒、邾国君在陵(今山东郯城北)结盟,拟使昭公返鲁
书名。清代编年体史书。清代定制,下一代皇帝给上一代编写实录,设立实录馆,由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领衔主纂。清时修成的有太祖、太宗、世祖、圣祖、世宗、高宗、仁宗、宣宗、文宗、穆宗等十朝实录。宣统间为德宗修实录
书名。元程端礼撰。六卷。内诗二卷,文四卷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本从《永乐大典》辑出。通行有《四明丛书》本。
历(歷)书名。(1)清末甘肃官报书局编。一册。记三皇五帝至明亡的史事,内容为历代变革大要及治乱之迹,而典章制度、文化均缺未书。为武备生所读史书。有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排印本。(2)近人柳诒征编。六
三国时颍川定陵(今河南郾城西北)人,字子绪。建安初,曹操用为西鄂长,荀彧又荐为丞相军祭酒,迁侍中,领丞相长史。二十年(215),从征张鲁,留督汉中军事,徙百姓八万余口于洛阳、邺城(今河北临漳西南)。二
又称素姓、素门、素士、素贵,即寒族。南朝时相对于高门甲族或门第较低之士族,称素族。如梁钟嵘曾言,“军官是素族士人”。又相对于皇室王族,亦称素族。如齐武帝加谥王俭为文献,王晏则以为自宋以来此谥不加素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