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义郎
武阶官名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西京作坊副使、东西染院副使、礼宾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
武阶官名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西京作坊副使、东西染院副使、礼宾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
书名。战国时魏人石申著。本名《天文》,八卷。西汉以后被尊称为《石氏星经》。原书已佚。唐《开元占经》中有大量节录。其中最主要的是二十八宿距星和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(今本《开元占经》中佚失六颗星
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郑州市北黄河南岸。《春秋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):“公会郑伯于时来”,即此。《左传》作“”,《公羊传》作“祁黎”。
①官署名。汉代郡国产铜地区多置。置长、丞主之,掌采铜、铸作器用之事。②清代办理铜政之官员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始设于云南,主办本省局铜厂。后统称各路采买及职司京运、经管铜政之各级地方官。
伯一作汨。隋唐时靺鞨七大部之一。在粟末靺鞨北,大体分布拉林河流域,今吉林舒兰与黑龙江五常一带。胜兵七千。唐平高丽后,伯咄部奔散,遗民并入渤海。
约前30—约后58东汉河南缑氏(今河南偃师)人。从刘歆学《周礼》,传《周礼》之学于郑众、贾逵。撰有《周礼注》,多为郑玄采取,今已佚。清马国翰辑有《周礼杜氏注》三卷。杜子春
阶官名。金代教坊阶官。二十五阶之第十八阶,秩正八品上。
古突厥人遗物。在今新疆昭苏种马场小洪那海草原。通高191厘米,花岗岩,头着冠辫发,发辫多至十根,长垂至腰。前胸至腿,刻古民族文字,字迹漫漶。
?—1387明庐州合肥(今属安徽)人。元末为泰山“义兵”万户。至正十六年(1356)投归朱元璋,历凤阳、雄武卫指挥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同叶旺镇辽东。招降元将,创置诸司城郭,官至中军都督府都督。卒于
即“中俄议结塔城焚俄贸易圈案议定条款”。
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巴河口与浠水口之间的长江中。江中五洲相接,故名(《水经·江水注》)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三十年(453),“武陵王骏统诸军讨西阳蛮,军于五洲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