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周
明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。一生甘居布衣,放情江南山水。工行草,尤善绘山水,师法杜琼。前期多画小景,后期拓为大幅,笔墨苍老。文征明、唐寅曾从其学画,为吴门派首领,吴门四大家之一。亦善诗文,著有《石田稿》、《客座新语》、《续千金方》等。
沈周手迹
明苏州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。一生甘居布衣,放情江南山水。工行草,尤善绘山水,师法杜琼。前期多画小景,后期拓为大幅,笔墨苍老。文征明、唐寅曾从其学画,为吴门派首领,吴门四大家之一。亦善诗文,著有《石田稿》、《客座新语》、《续千金方》等。
沈周手迹
1594—1657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,原名以训,字仲木,号射父。后改名迁,字孺木,号观若。明亡后自署“江左遗民”。明诸生,终身未仕,多为人佣书,或任记室。弘光元年(1645)为阁臣高弘图之幕僚,出谋赞
官名。东汉建安间曹操置,三国魏定为三品。南朝梁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十二班,拟武威将军等名号。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拟威雄将军等号。
①隋开皇十一年(591)以安丰县改名。在今江西泰和县西。属庐陵郡。唐武德八年(625)改名太和县,贞元三年(787)移今治。明洪武初复为泰和县。②北宋宣和后改万寿县置。治今安徽太和县北旧县集。蒙古至元
佛教名词。无妄念之谓。正念、真念、真如之别称。指“六根”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识)的闻见觉知不为世俗之见所动。佛教认为各种“业”和“惑”因“妄念”而生,无有“妄念”,就是“真如”,故亦称“无念真如”。
官名。东魏置,掌检括隐漏户口。《魏书·高崇传》:“时四方多有流民,(高)子儒为梁州、北豫、西兖三州检户使,所获甚多。”
见“四夷馆②”、“会同四译馆”。
769—832唐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)人。贞元进士。数从使府职。后为翰林学士,文辞敏捷,为宪宗所称许。迁司勋员外郎,知制诰。穆宗即位,超拜中书舍人,寻同平章事。长庆三年(823),节度西川。自高文雅,不
隋开皇六年(586)以故共县置。治今河南辉县市。属怀州,大业时属河内郡。唐、宋属卫州。金大定中因避河患曾徙卫州治此。大定二十九年(1189)避章宗父允恭名讳,改为河平县,明昌三年(1192)改为苏门县
战国时齐国大败赵、韩联军的战役。魏惠王不甘国势日衰,积极争取与国,促使三晋联合。魏惠王后元十年(前325),尊韩威侯为王,即韩宣惠王。魏惠王、韩宣惠王又各带太子入朝于赵。齐怒,派田朌率师伐赵,在平邑(
西汉置。在今山西阳曲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太原府阳曲县狼孟故城:“按城左右狭涧幽深,南面大壑,俗谓之狼马涧。旧断涧为城,今余壁犹存。”汉、魏属太原郡,晋属太原国。北魏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