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治田

治田

官名。掌农业生产。一说即“司田”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相高下,视肥硗,序五种,省农功,谨蓄藏,以时顺修,使农夫朴力而寡能,治田之事也。”于省吾新证:“治田即司田,《管子·立政》作申田之事也,申田即司田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庄公

    ?—前671春秋时曹国国君。公元前701—前671年在位。名射姑,一作夕姑。曹桓公之子。死后太子羁立。

  • 振新纱厂

    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由荣宗敬、张石君、荣瑞馨等创办于江苏无锡,资本二十一万元。工人曾达一千六百余名。

  • 感业寺

    唐佛寺。一作安业寺、济度寺。原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隅隋唐长安故城安业坊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)太宗卒,才人武氏(即则天)随众妃入本寺为尼。今已不存。

  • 郑恭王

    ?—1591即朱厚烷。明郑靖王朱瞻埈后裔。嘉靖六年(1527)袭封郑王。二十七年上《居敬》四箴、《演连珠》十章,规谏世宗修德讲学,忤帝意。后二年被宗人诬以叛逆,遂削爵,禁锢凤阳高墙。隆庆元年(1567

  • 白头军

    清初太湖地区以农民、渔民为主的起义军。顺治二年(1645),清军占领江南后,太湖地区赤脚张三、毛二、沈泮等相继起义,参加者头缠白布为号。以淀山湖、长白荡、澄湖为根据地,出没于苏州、宜兴、松江等地,抗击

  • 九州要记

    书名。一作《九州志》、《九州记》。晋著作郎乐资撰。四卷。记政区沿革、山川地理、古迹、民俗等。久佚。《史记集解》、《水经注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等皆有援引。清王谟《汉唐地理书钞》有辑本一卷。

  • 草契

    宋代指文契的草本。又称小契。宋制,凡人户典卖田宅,须赍草契赴官请买正契投印。而民间则往往仅凭草契领钱交易,或只请印纸粘接草契后,不印契,亦不过割税租。

  • 嵬名济

    西夏党项人。皇族。惠宗、崇宗两朝大臣。大安八年(1082),投书宋泾源路经略司请和。十一年,出使宋朝,哲宗赐以奉天新历。天祐民安八年(1097),宋军围洪州(今陕西靖边西南),他率军驰援,不胜而走。次

  • 毕士安

    938—1005北宋云中(今山西大同)人,本名士元,字舜举,改字仁叟。乾德进士。雍熙中,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。端拱中,知制诰。淳化中,为翰林学士。真宗即位,权知开封府,复为翰林学士。出知潞州,召为

  • 军运

    中国古代用官军运输漕粮之制度。宋代以前军运规模较小,多行于边关军粮的运输,漕粮运输主要由民户承担。自元代始,漕粮主要由官军解运。明初仅海运用军,余皆用民。支运法行,军民各半,互相转送。后改兑运法,官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