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西国
见“大秦”。
见“大秦”。
地名。或作吉林冈、极陵山、吉邻山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附近(铁背山西南)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),努尔哈赤败哲陈等部,后金天命四年(1619),败明师于此。
宫门名。明代北京紫禁城正南第四重门,嘉靖四十一年(1562)建,改奉天门。其南为午门,其北为皇极殿。在紫禁城中轴线上。遇有殿廷朝会则陈列仪仗。
唐武后年号(685—688)。凡四年。
1682—1761清浙江湖州人,一作浙江德清人,字衡之,号南苹。少时家贫,随父学扎纸花、纸冥屋手艺。年约二十始专从事绘画,并以此为生。工花卉翎毛,亦工人物走兽等,工致精研。日本国王见其《百马图》甚赞赏
地区名。藏语,乌思意为中,清译卫,指前藏;藏指后藏;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。相当于今西藏地区。元太宗封其子阔端于西夏故地,驻营西凉府(今甘肃武威)。元太宗十一年(1239),阔端派朵儿答进兵乌思藏,
官名。李自成农民军政府于明崇祯十六年(1643)在襄阳改原明朝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为六政府。初设侍郎、郎中、从事等官。攻入北京后,各增尚书一人,多以明朝降官充任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乍浦。元时已是海上港口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巡检司,十九年改建千户所,筑城。清代兴盛,国内闽、粤、瓯、越及日本、琉球、安南商人云集,为杭州湾海上交通名镇。孙中山曾设想于此附近区
书名。清朝统治回部成法汇编。托津等奉敕原修,清赛尚阿等奉敕续修。八卷。始修于嘉庆十六年(1811)至十九年,道光十三年(1833)续修,二十二年重订。一百三十四条,其中原例二十六条,修改六十五条,续纂
咨(谘)十六国时人。曾任前燕右仆射。著有《凉记》。
?—470南朝宋会稽临海(今属浙江)流民。明帝泰始五年(469),率众起于鄞县(今浙江奉化东北),自称东海王。于边海山谷中立营屯,官军不能讨。明帝遣直后闻人袭说降,伪应之,率众出掠海盐(今属浙江)而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