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王宪章

王宪章

1885—1914

清末贵州遵义人。贵阳警察学堂肄业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入湖北新军三十标为兵。次年与蔡济民等共组将校研究团,被推为团长。宣统三年(1911)将校团并入文学社后,任副社长。武昌首义后,举兵光复汉阳、汉口,任总指挥兼标统,后充湖北军政府参议。次年春改任第二师师长。“二次革命”中任讨贼军师长,败走日本,加入中华革命党。1914年回国谋大举,被冯国璋捕杀于南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房喜

    一作彭喜。战国时韩国人。魏惠王曾在九里(一作臼里,今河南登封西北)会盟诸侯,欲恢复周天子之尊。他以为“大国恶有天子,而小国利之”,劝韩昭侯勿听。见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。

  • 宫苑司

    官署名。金置,属宣徽院。掌宫苑修缮、洒扫、启闭门户和铺设毡席之事。设令、丞领司事,秩从六品、从七品。下设直长、都监、同监等官。泰和元年(1201)设都监、同监,四年罢同监。

  • 汉书地理志校本

    书名。清汪远孙撰。二卷。《汉书》创为《地理志》,上缀《禹贡》、《周官》、《春秋》,下及战国秦汉,止于平帝元始二年(2)。后世言地理者悉祖之。但传写错失,方俗语言音讹,问题颇多。汪氏校正其字句,且引征资

  • 大盐泺

    ①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南盐池。《金史·内族襄传》:明昌六年(1195)胡里乣叛,襄“遣人招之,即降,遂屯临潢。顷之,出师大盐泺”,即此。②即“广济湖”。

  • 折漕

    明清漕粮改折银两或其他实物之制度。亦称漕折、漕粮折征。明初漕粮悉征米粮。永乐二年(1404)允许江西官田折征布匹。宣德八年(1433)江南巡抚周忱奏定漕粮加耗折征之例。正统时定,漕粮每年四百万石,折银

  • 屯田使

    官名。宋代置。掌屯田事务。有都大制置屯田使、制置屯田使、管勾屯田司公事、提点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事、措置屯田、屯田副使、提点某司屯田公事等名目,常以安抚使、知州、通判等兼任。其官署有屯田司、屯田务等。

  • 盱眙县

    秦置盱台县,西汉改台作眙。治今江苏盱眙县东北盱眙山之侧、淮水之滨。《说文》:“盱,张目也;眙,直视也。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谓以城居山上,可以瞩远而名。西汉为临淮郡都尉治。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为盱眙侯。东汉

  • 公明仪

    战国时鲁南武城(今山东费县)人。曾子学生,一说子张学生。赞颂“文王,我师也;周公岂欺我哉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。认为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;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。

  • 长山

   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四年(884),均州西有长山,“当襄、邓入蜀之道,群盗据之,抄掠贡赋。(刺史冯)行袭讨平之,蜀道以通”,即此。

  • 湖漕

    明代运河自淮安至扬州一段。长约三百七十里,地卑水积,以管家、射阳、白马诸湖之水通漕运。本非河道,专取诸湖之水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