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盱眙县

盱眙县

秦置盱台县,西汉改台作眙。治今江苏盱眙县东北盱眙山之侧、淮水之滨。《说文》:“盱,张目也;眙,直视也。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谓以城居山上,可以瞩远而名。西汉为临淮郡都尉治。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为盱眙侯。东汉“眙”复作“”。属下邳国。三国废。西晋复置,为临淮郡治。东晋义熙中移治今盱眙县东北五里都梁山东北麓,并置盱眙郡治此。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(451)北魏围攻盱眙,宋将臧质屯兵筑城以拒,即此。东晋兖州、宋南兖州、齐北兖州、陈北谯州均曾治此。唐武德八年(625)移今治。属楚州。北宋景德中又移治淮北泗州城中为州治,在今泗洪县东南,盱眙县对岸(今已沦入洪泽湖中)。降淮南盱眙县为镇。南宋初县入金,仍为泗州治。金明昌六年(1195)改为淮平县。南宋复升盱眙镇为县,治今盱眙县。先后为盱眙军、招信军治;元至元中曾为招信路、临淮府路治。明清属泗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远厅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。治今云南景谷县。属云南省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为散厅,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厅为县,1914年改名景谷县。

  • 李继昌

    948—1019北宋潞州上党(今山西长治)人,字世长。崇矩子。建隆三年(962),以荫补西头供奉官。历监大名府商税。淳化中,为登、莱、沂、密七州都巡检使。至道二年(996),任峡路都巡检使,改兵马钤辖

  • 作头

    ①宋代手工业同业组织作之头目。参见“作②”。②对民间手工业作坊主之称谓。参见“行东”。③旧指手工业作坊内之工头或技术指导。亦称匠头。苏轼《与程天侔书》:“差一人押木匠作头王皋,暂到郡外,令计料数间屋材

  • 哈剌哈纳

    明哈密首领。原为哈密都指挥同知。永乐八年(1410),忠顺王脱脱死,晋为都督佥事,镇守其地。

  • 安邦彦

    ?—1629明贵州宣慰司土舍。罗罗族。天启初,挟宣慰使安位起兵反明,与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相呼应,自号罗甸王,围困贵阳,又在大方(今属贵州)破明军,杀巡抚王三善。崇祯元年(1628)自称四裔大长老。与奢崇

  • 膳宰

    官名。春秋置。掌饮食膳羞。王官或称“膳夫”,诸侯官只称“膳宰”。

  • 济州河

    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开始在济州(治今山东济宁市)境内修凿的运河,工程间有停歇,至二十年完成。北引汶水,东引泗水为源,二水通过洸河和府河会流于济州城西,分流南北,南入泗水,北汇大清河(今黄河),全长

  • 阴历

    历(曆)①全称“太阴历”。历法的一种。古人称月球为太阴。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为主要依据,历月的长度平均约等于朔望月。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,和回归年无关,月份也与四季寒暑无关。

  • 薛允升

    1818—1901清陕西长安(今西安)人,字云阶、云陔。咸丰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后历任江西饶州知府、四川成绵龙茂道、署建昌道。光绪四年(1878)任山西按察使。次年晋山东布政使,署漕运总督。十九年擢刑部

  • 同平章事

    见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