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知政使

知政使

官名。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设。崇祯十七年(1644)三月,在北京改原通政使为知政使,其职掌仍因袭明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附真

    官名。鲜卑语,拓跋鲜卑部称贵人之作食人为附真。

  • 葵丘之盟

    春秋时齐桓公主持的一次诸侯盟会。桓公在阻止戎狄、荆楚对中原侵犯和安定王室之后,于齐桓公三十五年(前651)邀集鲁、宋、卫、许、曹诸国君于宋之葵丘(今河南民权东北)会盟。周襄王命卿士宰孔莅会,赐桓公祭肉

  • 常调官

    见“常调”。

  • 高凤翰

    1683—1748清山东胶州人,字西园,号南村,晚年号南阜老人。雍正五年(1727)以生员举孝友端方,任歙县丞,被劾去官。久居扬州,工草书,善画山水,纵逸不拘成法。擅长花鸟,笔致奔放,用色别致。性豪迈

  • 参局

    清代设于盛京、吉林、宁古塔等处管理参务的机构。以将军、都统、副都统及府尹总其事。局设协领、佐领、书吏、经承、贴写各若干人,多三年或五年一替,掌散放参票、挑选官参、征收额课、赍送官参、售卖余参、护送商参

  • 因缘无性论

    篇名。南朝陈真观著。针对朱世卿《性法自然论》而作。文中自设宾主,通过“请疑公子”与“通敏先生”的问答,说明万事万物非出于“自然”,亦无“自性”,而是受制于“因果”、“因缘”。以自然界的一些因果现象比附

  • 北城兵马指挥司

    简称北城兵马司。官署名。明清五城兵马指挥司之一。凡京城内外,划境为五,其北境属该司。掌巡捕盗贼,疏理街道及囚犯、火禁之事。明设指挥一人,正六品;副指挥四人,正七品;吏目一人。清沿置,指挥、副指挥、吏目

  • 撒摩都

    古族名。由唐代徙莫祗发展而来。元以前称些么徒,散居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至滇中地区,贞观二十三年(649)内属。南诏三十七部蛮之一为其一部分。宋大理国时发展至元江一带。明清时分布于云南曲靖、楚雄、武

  • 严译八大名著

    严复主要译述作品的俗称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,严复愤于官场腐败、国势日危,遂潜心以文言文意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,并添加注释按语以阐发己见。其中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有八部:(1)赫胥黎(Thom

  • 韩鼍

    即“韩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