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剌子敬
金契丹五院部人,本名屋骨朵鲁,字同文。读书好学,金熙宗时预修《辽史》。海陵王时,为翰林修撰,迁礼部郎中、翰林待制。世宗大定二年(1162),以待制同修国史。改秘书少监,兼修起居注。常为世宗讲论古今。迁右谏议大夫、秘书监。出任河中、兴中、咸平、广宁等府尹。二十一年致仕。
金契丹五院部人,本名屋骨朵鲁,字同文。读书好学,金熙宗时预修《辽史》。海陵王时,为翰林修撰,迁礼部郎中、翰林待制。世宗大定二年(1162),以待制同修国史。改秘书少监,兼修起居注。常为世宗讲论古今。迁右谏议大夫、秘书监。出任河中、兴中、咸平、广宁等府尹。二十一年致仕。
清代对在非正式官缺内任职的称呼。凡在额定官署编制以外之机构任职,如总办、提调等,以及临时奉差委办某事之官员,其职务均称“差事”。
金人。又名赵三三。正大八年(1231),任宣差,从陕州同知完颜探春招募在城民充军,得军八百余,号“破敌军”。任权宝昌军节度使,兼行河解元帅府事,领兵屯金鸡堡。次年冬十一月,以行省停给军饷,粮尽,领军渡
书名。清杨宾撰。五卷。撰者之父杨越于康熙初流徙宁古塔,康熙二十八年(1689),作者前往省亲,后根据文献见闻写成此书。记叙清初柳边内外即盛京、吉林、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内形势、建置、山川、兵额、城堡、台站
①陵、县名。西汉五陵之一。武帝建元二年(前139)筑陵,“本槐里县(今陕西兴平市东南)之茂乡,故曰茂陵”(《三辅黄图》),并迁户置县。治今兴平市东北策村之南。属右扶风。后元二年(前87)武帝死后葬此。
金*红袄军的别称。
书名。清惠栋撰。六卷。原为所作《九经古义》之一,以先行刊出,故《九经古义》后仅虚列其目。是书繁征博引,以补杜预《左传集解》之疏误。然亦有过于牵强附会、泥于古义者。
书名。清林则徐撰。一卷。系林氏遣戍伊犁途中日记。始道光二十二年(1842)七月初六出西安,迄十一月初十日抵伊犁。但记里程、沿途应酬情形,不复他语。有光绪三年(1877)宣南寓斋刻本。又有中华书局196
1738—1780清后藏香扎西则(今西藏南木林境)人。藏族。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领袖。清乾隆六年(1741),被迎入扎什伦布寺坐床。三十年,受清朝颁赐金册。四十五年为庆贺乾隆帝七十寿辰,至热河(今河
西晋置。旋废。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复置。因黄金水为名。治今陕西洋县东汉江之北金水河与酉水之间。隋属汉川郡。唐属洋州,治所屡经迁徙。元和以后定治今洋县东真符村。北宋初废。县境水陆艰险,谚语:“山水艰
即“郑庄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