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溪日记
书名。清冯氏撰。抄本。上下卷。主要记咸丰十年(1860)至同治二年(1863)作者于浙江海宁乡间见闻。涉及太平天国乡官,土地政策,田赋,税捐,商业贸易,设绅董局,修海塘、道路以及与清军在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绍兴、嘉兴一带的战事和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事。书后附“过兵记”、“过贼记”。收入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·太平天国》。
书名。清冯氏撰。抄本。上下卷。主要记咸丰十年(1860)至同治二年(1863)作者于浙江海宁乡间见闻。涉及太平天国乡官,土地政策,田赋,税捐,商业贸易,设绅董局,修海塘、道路以及与清军在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绍兴、嘉兴一带的战事和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事。书后附“过兵记”、“过贼记”。收入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·太平天国》。
?—951辽太祖弟耶律安端子。字欧辛。大同元年(947),以拥立世宗功封泰宁王。天禄四年(950),以佯告其父劣迹博得世宗宠信,留侍禁中。五年,杀世宗自立。被寿安王耶律述律(穆宗)捕杀。
见“姑墨”。
三国魏文帝置。治安昌(今湖北枣阳市南)。属荆州。不久省。西晋武帝复置国,治新野(今属河南)。东晋改为郡,治所屡有迁徙,东晋末移治平阳(今信阳市)。南朝宋改属南豫州,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、罗山等市、县和桐
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河南道东都附近地区置,因以为名。为十五道之一。治洛阳县(今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、原阳、中牟、新郑、叶县等市、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伏牛山以北,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
北魏永安三年(530)置。因渭水得名。治襄武县(今陇西县东南)。唐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定西、漳县、渭源、武山等县地。宝应初地属吐蕃。元和四年(809)别置行渭州于原州平凉县(今市),广明元年(880)
即“监牧都使”。
即“高永昌”。
又称宋高宗御书石经。在今浙江杭州市孔庙内。南宋初刻石,高宗赵构和吴皇后所书,皆正楷。有《周易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等儒家经典。孝宗淳熙四年(1177),在太
在山西长治县北。岩壑绝胜,与太行山、王屋山相接,山多柏树,故名。或说神农尝百榖于此,又名百榖山。北齐武平中建寺,《旧五代史·周世宗纪》:显德元年(954),“幸柏谷寺”,即此。
明应天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字文典。元末流寓湖南。朱元璋灭陈友谅,用为江西行省佥事。历大理寺卿,与李善长、刘基等编定律令。洪武元年(1368)任刑部尚书,改治书侍御史。次年出为广东行省参政。三年召为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