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柏荫
清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字弥广,号远堂。道光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,迁为甘肃甘凉道道员。咸丰三年(1853)在籍会办团练,授郎中。同治二年(1863)授江苏苏松常镇太粮道。五年迁江苏布政使、护理巡抚,疏请核减苏松常镇太五属漕额,并修浚太仓浏河,又会同浙江巡抚马新贻缉捕江、浙交界之枪船。六年调抚湖北,旋署湖广总督,大肆捕杀境内会党、教众和散勇。八年湖北水灾,遣员分途办赈。十二年,因病开缺。
清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字弥广,号远堂。道光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,迁为甘肃甘凉道道员。咸丰三年(1853)在籍会办团练,授郎中。同治二年(1863)授江苏苏松常镇太粮道。五年迁江苏布政使、护理巡抚,疏请核减苏松常镇太五属漕额,并修浚太仓浏河,又会同浙江巡抚马新贻缉捕江、浙交界之枪船。六年调抚湖北,旋署湖广总督,大肆捕杀境内会党、教众和散勇。八年湖北水灾,遣员分途办赈。十二年,因病开缺。
532—603隋榆林(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)人,字元显。历仕西魏、北周,为大都督,迁骠骑将军。结识杨坚(隋文帝),过从甚密,为坚谋划。入隋,加上开府,任右卫将军。以行军总管从河间王杨弘击突厥,获胜。
前586—前558春秋时晋国国君。公元前573—前558年在位。名周,一作纠。又称周子。晋襄公之曾孙,惠伯之子。晋栾书、荀偃囚杀厉公,自周迎他即位。时年十四岁。欲复文公之霸业,遂举贤任能,整顿内政。盟
明存放火种工具。用铜制成。长一尺一寸,径三分,筒之周围钻十三孔,以通空气,内藏种火。外用大筒一个,长一尺一寸三分,径五分,套之,盖上钻一窍。此筒轻便,安火绳随带身上。
1873—1958江苏武进人,字竹庄,号因是子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参加中国教育会。次年任爱国学社义务教员,为《苏报》翻译日本新闻。“苏报案”后,接办爱国女校,曾任校长。后在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辑
三国时梓潼涪县(今四川绵阳东)人,字钦仲。大儒李仁子。博览五经、诸学,好技艺、算术、卜数、医药,善弓驽机械之巧。始为蜀益州书佐、尚书令史。延熙元年(238),为太子庶子,迁为仆,转中散大夫、右中郎将。
书名。亦名《火龙神书》、《最胜神机》。旧题明永乐十年(1412)焦玉撰,但现存本杂有后世内容。约万余字,并附有插图四十七幅。为关于制造火器火药的兵书,主要记述火器形制、火药配制及其性能和使用方法。记载
①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荆州市东南。夏水首受江水于此,故名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过夏首而西浮兮,顾龙门而不见。”《水经·夏水注》:“江津(今荆州市东南)豫章口东有中夏口,是夏水之首,江之沱也。”②南朝
晨时某星在上中天。《吕氏春秋·孟春纪》:“旦尾中。”高诱注:尾宿月旦时“中于南方”。
唐至德二载(757)升凤翔郡置,号西京。治天兴、凤翔二县(宝应元年省凤翔县入天兴县。金大定改天兴县为凤翔县。即今凤翔县)。属京畿道,后罢西京称号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市及凤翔、岐山、太白、麟游、扶风、眉
唐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一作西蜀人,字灵源。天宝进士。官侍御史。安史乱起,避居衡阳,与元结友善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六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