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源札记
书名。清施国祁撰。二卷,《又札》一卷。施氏《金史详校》刊刻之前,以该书“义琐文繁”,因节抄二百余条,更是名,以便浏览。其后又作补充,即《又札》。是书集中了《金史详校》比较精彩的部分。有嘉庆十七年(1812)自刊本。末附《史论五答》、《吉贝居暇唱》各一卷。
书名。清施国祁撰。二卷,《又札》一卷。施氏《金史详校》刊刻之前,以该书“义琐文繁”,因节抄二百余条,更是名,以便浏览。其后又作补充,即《又札》。是书集中了《金史详校》比较精彩的部分。有嘉庆十七年(1812)自刊本。末附《史论五答》、《吉贝居暇唱》各一卷。
即“庸④”。
?—547南北朝时颍川(治今河南许昌东)人,字子通。世居江东,与萧衍为布衣之交。及衍为梁帝,乃上书讥其佞佛奢费,因惧诛奔东魏。尚书令高澄慕其才名,用为东魏孝静帝之散骑常侍。后参与密谋杀澄,事发被焚杀于
清代封爵之制。凡先后两次以上封授世爵者,准以两爵合并为高一级爵位承袭,谓之并袭。如云骑尉又得一云骑尉,可合并为骑都尉之类。
即“李过”。
西晋城阳营陵(今山东昌乐东南)人,字伟元。博学多能。父仪为司马昭所杀,终身不西向坐,示不臣晋。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皆不就。性至孝。家贫躬耕。永嘉之乱,亲族悉移渡江东。因恋坟垄未及行,遇害。
商初大臣。名挚,又称伊挚,殷墟甲骨文中或简称伊。相传曾为有莘氏媵臣,入商辅佐成汤,伐桀灭夏,建立商朝,称为阿衡或保衡。汤死后,其子太丁未立而卒,他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、仲壬。仲壬死后,复辅立太丁子太甲。
书名。三卷。北魏张丘建著。丘建,清河(今山东临清东北)人,生平不详。是书约成于公元466—485年之间。《算经十书》之一。在《九章》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最小公倍数和等差级数诸因素互求的方法,对复杂算术问题
书名。清齐召南著。二十八卷。专叙水道源流分合的地理著作。全书以巨川为纲,以所会众流为目,故名提纲。冠以海水,起自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口,止于与越南交界的钦江口,叙述了自东北至西南的海岸线走向及沿海各大小
三国魏改京兆尹为郡。属雍州。治长安县(今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以东,三原县与高陵县以南,华县以西及秦岭、商州、丹凤、商南以北。西晋东南辖境缩小,仅止秦岭山地。北魏移治霸城县(今西安市东北)
亦称商鞅铜量。战国时秦国量器。传世品。长方形有柄。实测通柄长18.7厘米,内口长12.4774厘米,宽6.9742厘米,深2.323厘米,容积为202.15立方厘米。升的三边与底部皆刻有铭文。左边铭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