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肃乐
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希声,一字虞孙,号止亭。明崇祯进士。初授太仓知州,进刑部员外郎,以忧归。弘光元年(顺治二年,1645)于宁波起兵抗清,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。鲁监国元年(顺治三年,1646)清军渡钱塘江,他入闽求救。隆武朝灭,削发为僧。次年,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,连下三十余城、晋东阁大学士。旋因郑彩擅权,忧愤而死。著作有《正气堂集》、《越中集》、《南征集》等。
钱肃乐
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希声,一字虞孙,号止亭。明崇祯进士。初授太仓知州,进刑部员外郎,以忧归。弘光元年(顺治二年,1645)于宁波起兵抗清,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。鲁监国元年(顺治三年,1646)清军渡钱塘江,他入闽求救。隆武朝灭,削发为僧。次年,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,连下三十余城、晋东阁大学士。旋因郑彩擅权,忧愤而死。著作有《正气堂集》、《越中集》、《南征集》等。
钱肃乐
清雍正五年(1727)升南笼厅为府。治今安龙县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盘县、晴隆、贞丰、安龙、普安、册亨、兴义、兴仁、望谟等市、县地。嘉庆二年(1797)改为兴义府。
一作毕贺咄叶护。乙毗沙钵罗叶护的原称号。
书名。原名《献贼纪事略》。无名氏撰。不分卷。记张献忠起义及失败经过,材料比较完整而原始。现行明末史料中,记张献忠事极少,故尤为可贵。1959年已由中华书局出版。
①地名。(1)浙江嘉兴市的别称。因三国吴时有野稻自生于嘉兴县境,北宋政和时曾以嘉禾为秀州(嘉兴府前身)郡额,故名。元《至元嘉禾志》即为嘉兴府志。(2)江西南丰县的别称。因唐开元八年(720)县治曾徙嘉
?—559北齐博陵安平(今属河北)人,字季伦。出身大族。少为书生,避地勃海(今河北东光),依司空高乾。以妹妻乾弟慎,因慎交结丞相高欢弟琛,遂得为丞相长史。琛获罪死,亦黜免。后复见重于欢子澄,从镇邺都(
?—621隋会稽(治今浙江绍兴)人。有清才。官至景城县丞。参加窦建德起义军,为中书令,专典书檄。建德败,被唐军所杀。有《为窦建德檄秦王文》,存于《文苑英华》中。
壶的一种。青铜或陶制。口部作蒜头状,细长颈,圆鼓腹或扁圆腹,圜底,圈足。系战国晚期秦国墓葬中富有特征的随葬品,多为实用器。通行于秦与汉初。较晚器型颈加长。
即“仲虺”。
官名。商代始置,周沿置。殷商至西周,为君王近臣,掌传达王命,参与辅政,地位颇尊。春秋时期为侍御阉官,随王征伐,伺候君王,奉命出使,率众劳役;掌祭祀、宾客飨食之服位。
西魏废帝以南秦州改名。治洛谷城(今西和县南洛谷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西和县等地。隋移治上禄县(今礼县南)。唐属陇右道。辖境相当今礼县、西和、成县地。宝应元年(762)地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)置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