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肃乐
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希声,一字虞孙,号止亭。明崇祯进士。初授太仓知州,进刑部员外郎,以忧归。弘光元年(顺治二年,1645)于宁波起兵抗清,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。鲁监国元年(顺治三年,1646)清军渡钱塘江,他入闽求救。隆武朝灭,削发为僧。次年,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,连下三十余城、晋东阁大学士。旋因郑彩擅权,忧愤而死。著作有《正气堂集》、《越中集》、《南征集》等。
钱肃乐
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,字希声,一字虞孙,号止亭。明崇祯进士。初授太仓知州,进刑部员外郎,以忧归。弘光元年(顺治二年,1645)于宁波起兵抗清,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。鲁监国元年(顺治三年,1646)清军渡钱塘江,他入闽求救。隆武朝灭,削发为僧。次年,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,连下三十余城、晋东阁大学士。旋因郑彩擅权,忧愤而死。著作有《正气堂集》、《越中集》、《南征集》等。
钱肃乐
英国强加于中国的租界条约。清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五日(18613.25),由江西布政使张集馨与英国驻华参赞兼领事巴夏礼签于江西九江。规定英国在九江设立租界,面积一百五十亩,界内一切事宜由英方管办。
唐羁縻都督府。太宗贞观二十一年(647)以铁勒拔野古部置。在今蒙古国鄂嫩河东一带。高宗总章后废。
638—706唐博陵安平(今属河北)人,原名晔。龙朔中,举明经。历迁凤阁舍人、天官侍郎。清谨自守,不受私谒。长安三年(703),授鸾台侍郎、同平章事。酷吏尝无故籍没数百家,他陈其冤,得以雪免。中宗复位
佛教名词。与“染心”相对。指人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之心,因其未受各种烦恼迷惑,净而不染,故名。佛教各宗派均以“心”为本体,但对“心”体的解释则有差别。中国禅宗北宗认为,“心”体有二,一者净心,一者染心。
137—169东汉汝南征羌(今河南漯河东)人,字孟博。曾任清诏使、光禄勋主事等职。按察郡县不法官吏,举劾刺史、二千石权豪之党,为时人所重。见时政腐败,弃官而去。士人尊之为“八顾”之一。汝南太守宗资闻名
明江西南昌人。洪武初以荐举授海州学正。借天变上疏,力主与民休息。历官思文监丞、刑部主事。十年(1377)置通政司,命为通政使,在位数言事。寻因忤旨罢官。贫不能归,鬻其四岁女,被处腐刑。后不知所终。
杂志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)正月在福州创刊。月刊。福建农工商局主办,何琇先等编撰。以刊载章奏、文牍为主,兼及论说、译丛。
即“博尔赤”。
1789—1841清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字雨田,又字鹏起。道光武进士,授守备,隶浙江水师。道光十八年三月(1838.4)署定海镇总兵官,十九年三月实授。二十一年与寿春镇总兵王锡朋、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同
清代八旗前锋营之长官。由王、公、大臣兼领。左、右翼各一人,正二品,分掌本翼所辖四旗前锋之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