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生军
见“谪发”。
见“谪发”。
1764—1833清满洲正白旗人,章佳氏,字韶九,一字东甫,号绎堂。大学士阿桂孙。乾隆进士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授内阁学士,兼礼部侍郎。嘉庆三年(1798)任军机大臣。五年,赴四川镇压白莲教起义,
?—303西晋安定朝那(今宁夏固原东南)人。皇甫重弟。西州豪族。赵王司马伦用为梁州刺史。伦败,诣河间王颙。颙长史李含以为不宜亲之,遂生嫌隙。齐王冏辅政,任为参军。冏诛,长沙王乂又任为参军。曾告发顒、含
1071—1127北宋饶州乐平(今属江西)人,字伯起,一字伯玉。崇宁三年(1104),以太学诸生高第补官,为辟雍录。迁太常博士,提举京东西路学事,请立孟子庙。累迁太子舍人、中书舍人,宣和三年(1121
官署名。即太子清道率府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右虞候率府置,神龙元年(705)复改右虞候率府,开元初定为右清道率府。
即大震关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永和五年(140),“且冻羌寇武都,烧陇关”。李贤注:“陇山之关也,今名大震关。”参见“大震关”。
明代对某些国子生的称谓。始于洪武十四年(1381)。时选监生中才学优等、聪明俊伟之士,命其博览群书,讲明道德经济之学,以期大用,谓之“老秀才”。
即滍水。今河南省沙河。源出今鲁山县,东流经叶县北,下游走今灰河入汝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更始元年(23),光武击王邑、王寻,“从(宛)城西水上冲其中坚,寻、邑陈乱,……莽兵大溃,走者相腾践,奔殪百余
即《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》。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清同治三年(1864)九月被俘后写于江西南昌。详述洪秀全起义经过,记录太平天国兴衰、自己的战略思想以及与清军作战经过,并表明自己心志:“只法文丞相”,“得
战国秦王政二十五年(前222)置。治东冶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全省和浙江宁海县及其以南灵江、瓯江、飞云江流域。秦末废。
官名。北魏末、东魏、北齐置。统领京畿军士,为京都最高军事长官。东魏迁都邺城后,权势尤甚,孝静帝时,罢六州大都督,其事务由京畿府管辖。北齐时多任用宗室诸王。在宫廷政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高演、高湛杀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