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华山
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中次六经》:“阳华之山,其阳多金玉,其阴多青雄黄。”
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中次六经》:“阳华之山,其阳多金玉,其阴多青雄黄。”
明辽简王朱植后裔。 初封句容王,嘉靖十九年(1540)袭封辽王,以奉道教得帝宠,赐号清微忠教真人。多淫虐不法事。隆庆二年(1568)被劾,废为庶人,封国被除。
元侍卫军中以康里人组成的军事机构。至大元年(1308)置,以中书平章政事康里人阿沙不花为都指挥使。三年,定康里军籍。四年,仁宗即位,罢广武康里卫,追还印符、驿券、玺书及其万户等官宣敕。
发(髮);?—399十六国时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。南凉创立者。初臣属后凉,为河西鲜卑大都统、广武县侯和广武郡公。东晋隆安元年(397),自称大单于、西平王,年号太初,取后凉河湟之地,后更称武威王。都乐都
即“朱楧”。
清同治五年(1866)置。治阳江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阳春、恩平三市地。直隶广东省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升为直隶州。1912年改为阳江县。
?—1457亦名哈力。明哈密王。 卜答失里之子。正统四年(1439)袭封忠顺王。哈密众心涣散,不相统属。八年后,瓦刺也先数破其城,掠牛马驼羊,取王母及妻北去。自是深惧也先。
书名。清王炳燮撰。十卷。光绪十二年(1886)刊行。王氏以举人入仕,官至天津知县。是书所辑读书笔记、经论、序跋、疏议、书记、传志、杂记等涉及晚清时事和吏治民生事不少。其中《垦荒用西洋机器》、《上合肥伯
见“额哲库”。
①战国魏文侯置。后属秦。治肤施县(今陕西榆林市东南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以北,榆林、米脂、子长等市、县及延安市以西和内蒙古乌审旗一带。东汉属并州。永初五年(111)内迁侨治左冯翊衙县(今陕西澄城县
见“库部(1)”。